车轮跟着毡房转 警务随着牧民走
夏日的北山牧场,绿意铺展到天际。7月27日,牧民艾力江·艾克热木刚备好马鞍,抬眼就见远方牧道上尘土扬起。引擎声由远及近,博湖县公安局查干诺尔乡派出所的警车稳稳停在了毡房前。“杨警官,来得正好!”艾力江笑着迎上去。牧民转场,民警的脚步也紧跟着踏进了这片牧场。
一下车,民警杨晓斌和同事就钻进了艾力江的毡房。艾力江喊来附近的5户牧民,大家围坐一圈,聊的全是眼下的实在事:草场界限不清咋理顺?羊钻错了邻居的棚圈造成损失该咋办?民警们用牧民一听就懂的大白话,把其中的道理和法律,掰开了揉碎了讲。
牧民住得分散,下山办事不易。从艾力江家的毡房走出不远,杨晓斌看到山上腿脚不便的老人,主动上前问:“大妈,身份证要换新吗?设备我带着呢。”
白天牧民在山上放羊,没空下山。民警有办法,微信群里吆喝一声:“今晚7点,托合提·托乎提家毡房,要办证的都来!”托合提上个月丢了身份证,以往他得专门腾出一天下山。现在好了,民警晚上进帐篷,当场办理。“省了不少事,家门口就能办!”托合提说。
“大家住得偏远,安全这根弦得时刻绷紧!现在信号塔建好了,手机有信号,遇到难处,千万记得打电话!”又碰到几户牧民,杨晓斌的叮嘱透着关切。牧民巴图尔感触最深:“去年夏天,我家一匹好马在山里跑丢了,那时没信号,急得嗓子冒烟也联系不上人,硬是找了好几天才寻回来。”
这些安全提醒,就在递上一碗热腾腾奶茶、拉着家常时道出。一路上,民警的眼睛亮着呢,谁家羊羔啃了别家的草,两家人说话带了点“火星子”,都看在眼里。几句贴心话聊开,那点“小疙瘩”也就解了。
来到巴图尔跟前,杨晓斌掏出手机,点开几张截图:“瞧,现在骗子花样多!有人冒充收羊老板,嘴上说高价买,转头就找借口让先交‘定金’‘检疫费’或‘手续费’,钱一到手,人立马消失!大家留个心眼,多问多核实,捂紧钱袋子!”
傍晚时分,警车驶过牧道卷起草香与尘土。查干诺尔乡派出所的民警们,追随着牛羊的足迹和牧民的炊烟,把一份份实在的服务与叮咛,送进草原深处的毡房里。(刘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