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从荆门到精河的“兄弟情”——孟·孟克加甫与胡亚波的结亲故事

从荆门到精河的“兄弟情”——孟·孟克加甫与胡亚波的结亲故事

2025-08-01 16:36:57 来源:精河县融媒体中心

  七月的精河,暑气蒸腾,却挡不住一场跨越3900公里的暖心相聚。7月29日,精河县托里镇托林旦达盖村村民孟·孟克加甫的小院里笑语盈盈,他的家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亲戚——湖北省荆门市委书记胡亚波。当热腾腾的奶茶端上桌,这桌充满草原风情的家宴,成了荆精两地情谊最生动的注脚。正如那句“家宴融融情似海,亲人笑语暖如阳”,每一缕暖意都在诉说着一段跨越山河的牵挂。

  今年51岁的孟·孟克加甫,在村里经营着一家食品加工企业,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2012年,湖北省对口援疆工作的春风吹到了精河县托里镇,也让乌兰旦达盖村的孟・孟克加甫一家与荆门结下了跨越千里的缘分。

  “家里现在收入怎么样?加工厂经营有没有什么困难?”从长江之畔到天山北麓,3900多公里的距离,隔不断的是 “走亲戚” 般的惦念。胡亚波走进孟・孟克加甫的家,看看院落的新变化,问问日子的甜滋味,聊聊产业的新打算。孟·孟克加甫则拉着大哥胡亚波的手,讲起村里依托结对帮扶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言语间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客厅里,兄弟两人的笑声爽朗真切,像夏日里的一阵清风,吹散了暑气,也让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愈发浓厚。

  交谈时,胡亚波最关心的还是孟·孟克加甫家的生产生活情况。“现在家里建起了食品加工厂,每年收入都不错。”在聊天中得知,近年来精河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孟・孟克加甫一家的收入逐年提高,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5年,孟·孟克加甫曾受邀前往荆门市走“亲戚”,在沙洋县的田野里,金灿灿的油菜花不仅是春日盛景,更串联起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让他看到 “一朵花” 如何撑起乡村振兴的大文章;在蓬勃发展的村集体产业基地,多元经营的模式打破了他对农村经济的固有认知,原来土地里不仅能长出庄稼,还能孕育出电商、文旅等新业态;在古朴的名胜古迹间,历史的厚重与现代乡村的活力交相辉映,让他明白乡村产业也能有大作为。那一路的见闻,像一扇窗,让孟・孟克加甫看到了农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回到精河的他便马不停蹄地办起了属于自己的食品加工厂,以本地特色牛羊养殖为基础,发展食品加工企业,吸纳村民就业7人,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还被县里评为“致富带头人”。“每当在生意上遇到难题,荆门派来的援疆干部总会第一时间带着政策和资源上门,帮我分析市场行情,对接销售渠道。”孟·孟克加甫回忆道。

  “亲戚就是要多走动,欢迎你们多来湖北看看,也希望加工厂越办越红火。”临走时,胡亚波拉着孟·孟克加甫的双手,久久不愿松开。这场家宴,没有山珍海味,却有着最动人的真情;没有豪言壮语,却藏着两地携手同行的力量。从荆门到精河,这3900多公里的距离,早已被一次次的牵挂、一次次的互助、一次次的相聚,酿成了醇厚绵长的情谊。而这份情谊,正像种子一样,在两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丰硕果实。(王静 娜布齐)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