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塔城地区沙湾市:看!沙湾市的国家级棉业“样板”

塔城地区沙湾市:看!沙湾市的国家级棉业“样板”

2025-08-01 17:57:04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1日电(何春香 任文静)七月的天山北麓,棉田新绿如织,塔城地区沙湾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正逐步成为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智”造棉田

  “突突突……”正值棉花打顶关键时期,轰鸣的拖拉机欢快地穿梭在棉田间进行药物打顶作业。“科技兴农”为沙湾的棉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与传统的人工打顶方式不同,拖拉机药物打顶效率高、效果好,成为当地棉农的‘新宠’。”沙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莉说。

  棉花打顶是棉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打顶时间、药物用量都有严格要求。近年来,沙湾市陆续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棉农做好棉花中后期管理,确保棉花丰产、农民丰收。

  为提升农业产业园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配置率,沙湾市“柔性”引进专家人才、科研团队,科学管理使用人才发展资金,鼓励并扶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战略合作,打通引才借智渠道,围绕“数字棉业DCI”标准认证体系开展联合攻关,加速推动棉花全产业链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截至202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162万亩,皮棉产量27.26万吨(占全疆5.4%),10万亩连片棉田创580.6公斤全国单产记录,棉花全程机械化率达98%。

  “质”胜有道

  10月,正值籽棉加工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沙湾市宏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轧花车间里,工人们正有序地将包装完整的皮棉成品整齐地码放在厂区内。

  “我们在每一包皮棉包上都张贴了‘棉花质量追溯体系条形码’,只要通过扫码,就能看到棉花的交售日期和方式、企业代码及名称等具体信息。”沙湾市宏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学明说。

  为提升棉花品质,沙湾市建立健全从籽棉到皮棉质量的追溯体系,着力破解种植、采收和加工环节数据链断裂问题,有效关联棉花种植、收购、加工等信息,对提升棉花质量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沙湾市依托“全国第一批优质棉花生产县(市)之一”资源禀赋,将棉花产业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涉棉企业集聚效应,培育“沙湾棉花”“西域白浪”等知名品牌,构建贯通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一体化发展体系。

  “织”就蓝图

  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名单的通知》发布,沙湾市入选2025年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立项名单,并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

  这是沙湾继“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荣誉之后,又一荣誉。

  年初以来,沙湾市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倍增计划”,累计培育42家四级龙头企业,数量居塔城地区首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8%。同时,针对龙头企业生产经营难题,推行“党建+部门+园区+平台+服务”五位一体的服务企业体系,采取“党建工作指导员+首席服务员”的方式组建7个助企服务团,整合各部门职能、园区资源,依托“一起益企”接诉即办服务平台优势,深入企业收集诉求、纾难解困,企业满意度达100%。

  目前,沙湾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棉花92.9万亩,占产业园耕地的80%,拥有涉棉企业46家,从事加工生产皮棉、纺纱、棉胶纤维、棉籽蛋白、棉油、棉蛋白等产品,棉花产值达103.8亿。

  “我们已经成功摘得塔城地区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棉花产业)桂冠。下一步,将针对棉花全产业链上的重大难题和关键环节,谋划布局一批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重点工程项目,努力打造产业特色凸显、资源高效整合、科技深度赋能、生态环境优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联农带农强劲的全国一流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沙湾样本’。”沙湾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雷军表示。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