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小拐乡国营牧场:法治调解聚合力 共绘团结振兴图

小拐乡国营牧场:法治调解聚合力 共绘团结振兴图

2025-08-02 00:46:22 来源:中新网新疆

  7月28日,小拐乡国营牧场联合小拐乡司法所前往后山放牧地,针对“铁畜”承包户欠费问题开展专项调解,以法治温度化解纠纷,用团结力量助推发展。小拐乡国营牧场长期实行“企业+承包户”的经营模式,承包费是牧场维持日常运营、改善基础设施的重要资金来源。然而,近年来,部分承包户因政策理解偏差、资金周转不畅等问题出现承包费拖欠情况,影响日常管理运营。

  调解现场,小拐乡司法所工作人员始终秉持“法理情”相结合的原则,既向承包户详细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关于承包合同履行的条款,阐明拖欠费用的法律后果,让“依法履约”的观念入脑入心,又主动与牧场管理方沟通协调,根据承包户实际情况,协商制定分期缴纳、缓期缴纳等灵活方案,在保障牧场正常运营的同时,最大限度为承包户减轻压力。经过多轮沟通,双方达成共识,承包户当场签订分期还款计划,一场潜在的矛盾在法治框架下妥善化解。

  调解之余,小拐乡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发放普法手册、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围绕畜牧养殖中常见的合同纠纷、劳资争议、侵权责任等问题开展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知识,引导承包户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调解+普法”的组合拳,不仅扫清了牧场发展的障碍,更让法治意识在牧民心中扎根。承包户纷纷表示,今后将严格遵守合同约定,遇到问题第一时间通过法律途径理性解决,避免因不懂法、不守法走弯路。

  此次专项调解,既是乡村振兴中“治理有效”的具体实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注脚。团结的根基在各族群众法治轨道上化解分歧、共享发展成果中牢固,振兴的动力在牧场与承包户相互理解中更加强劲。小拐乡国营牧场用实践证明,唯有以法治为保障、以团结为纽带,才能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强大动力,共同谱写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共创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何郎·阿勒马斯别克 单多龙)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