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拟到现实:和田县100户家庭300人圆梦北京天安门
7月30日清晨,天安门广场沐浴在金色霞光中。300位来自和田县的乡亲们,脸上洋溢着期待与激动,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当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冉冉升起,阿瓦提乡村民阿米乃·阿卜拉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她身上穿的艾德莱斯绸裙子,正是她三个月前在村委会的“虚拟天安门”背景布前留下合影时穿的,那时的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真的能站在天安门前。
今年3月,和田县阿瓦提乡“00后”基层干部胡春芳在一次田间走访时,偶遇了买买提艾力大叔,大叔腼腆地请求胡春芳为他和妻子拍张合影,随后轻声感慨:“要是背景是北京天安门就好了……”这句话在胡春芳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胡春芳发现,许多村民都对首都北京充满了向往,然而,因年龄、健康等因素,他们难以踏上这片梦想之地。于是,胡春芳萌生了一个温暖的想法:把“北京天安门”带到乡亲们身边。
很快,胡春芳网购了一块印有天安门广场的背景布,在村里搭建起简易“摄影棚”。活动当天,村民图妮萨罕·麦麦提特意戴上绣花帽,对着“红墙”仔细整理……那一天,238位村民排着长队“圆梦”。他们有的手持小国旗,有的将孩子抱上肩头,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藏不住的欢喜。
“要是真的能到天安门看一看,我这辈子也值了。”村民买买提·依明拍完照后,紧紧握着胡春芳的手,眼中满是渴望,这些朴实的话语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广泛共鸣。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迅速响应,“和田乡亲北京圆梦行”计划应运而生,为乡亲们开启了通往梦想的大门。
7月27日,承载着和田县各乡镇100农户共300人的列车缓缓驶入北京。走出车站时,朗如乡村民古海尼萨·托合提一直扒着车窗看,嘴里不停念叨:“这就是北京啊,跟电视里一样亮堂。”

7月30日凌晨1点,乡亲们便纷纷起床,只为见证一场庄严的天安门升国旗仪式。当国歌奏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布扎克乡村民麦麦提阿布拉·吾吉阿布拉颤巍巍地举起手,随着节奏轻轻挥动。他激动地说:“活了大半辈子,终于在这儿看到升国旗了,值了!”
升国旗仪式结束后,阿米乃·阿卜拉缓缓走到天安门城楼前,轻轻抚摸着汉白玉栏杆,微笑着说:“虚拟背景照里,我穿这条裙子,是想让‘天安门’记住我们和田妇女;今天站在真的天安门,我还是穿这条,就是想告诉它,我们真的来了。”
和田县巴格其镇村民玉送·阿布都克热木笑着说:“回去要跟没来看的乡亲们好好说说,北京有多好,天安门有多壮观。以后还要努力干活,争取再带孙子来看看。”

据悉,此次“圆梦行”行程10天,乡亲们还参观了颐和园、圆明园、党史展览馆、民族文化宫等,亲身感受首都的历史文化与发展变迁。和田县罕艾日克镇学生热西丹·阿布都艾克木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天安门比想象中更雄伟。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到北京上大学。”
和田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圆梦行”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活动不仅圆了乡亲们的北京梦,更让大家真切感受到首都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在心中种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后,会继续倾听群众的心声,用更实在的举措回应大家的期盼,让这份温暖延续下去,激励更多人通过努力实现心中的梦想。(韩丽 郭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