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冶福富:新闻宣传路上的“冲锋”与“描刻”

冶福富:新闻宣传路上的“冲锋”与“描刻”

2025-08-04 12:52:31 来源:“杏乡公安”公众号

  2019年,20岁的冶福富怀揣报国理想踏入军营。两年军旅生涯,他从列兵成长为导弹发射号手,在实战射击、战术擒敌中磨砺出血性与韧劲。2022年退役后,他选择续写忠诚,于2024年穿上警服,成为伊宁县公安局政工室新媒体办公室的一名宣传干事。从“战场”到“现场”,从“迷彩绿”到“警察蓝”,他用镜头和文字开辟新战线,将军人的作风注入公安宣传事业。

image

  “假大空”到“真细实”:军营硬汉的“笔杆子”突围。初入警营宣传岗位,冶福富遭遇“当头一棒”。他耗时3天写就的5800字人物稿件,被师傅用红笔删得只剩800字,批注“假、大、空”三个刺眼的大字。“不走出办公室,永远写不出好稿!”师傅的话让他想起军营里班长那句“训练场上的茧子才是军功章”。

  此后,他主动申请“下沉”。白天跟着师傅跑遍全县警务室、警务站,深夜伏案改稿五六遍,笔记本上逐渐积累起鲜活的片段:女辅警为孤寡老人剪指甲时弯曲的脊背,雪夜里民警用体温焐热的执法记录仪……“军营教会我吃苦,警营教会我‘走心’。”他悟出公安新闻的灵魂在于“人的思想”,而民生小事正是最动人的题材。

image

  “四级跳”的背后:军人作风赋能新闻战场。去年,冶福富采写的一篇人物稿件被央媒采用,实现从县级、地州级、到自治区级,再到国家级平台的“四级跨越”。“军人的瞄准要稳准狠,新闻的‘靶心’就是群众关切。”他将军营中“复盘总结”的习惯带入工作,协助各派出所挖掘亮点,将惠民小事提炼成有温度的新闻。

  去年12月25日,伊宁县遭遇罕见大雾。为拍摄218国道实况并发布预警,他摸黑上路。能见度不足10米的国道上,刺耳的喇叭声在雾中炸响,他数次紧贴护栏蜷缩避让。镜头结冰,他摘下面罩呵气化冰,脸颊瞬间如刀割;冻僵的手指几乎按不动快门,回到单位以最快速度发布了预警信息。“不专业,但一定要敬业”——这句他常挂嘴边的话,正是军人执行力的写照。

  “冲锋”与“聚焦”:永不褪色的忠诚底色。在冶福富的电脑里,存着上百G的素材库:有冬雪交警推手推车的瞬间,有巡逻民警跳河救人的画面,有民警翻山走访看望牧民的镜头……他说:“军营教会我冲锋,警营教会我描刻。宣传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站岗’。”

  八一前夕,这位“老兵新警”依然伏案疾书。键盘敲击声中,他将军人的坚韧、警察的细腻糅进字里行间。正如他笔记本扉页所写:“星光不负赶路人,时代需要筑梦者。我的‘武器’是镜头和笔,我的‘阵地’是每一个需要被看见的故事。”

【编辑:宋欣】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