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文旅融合激活城市新活力
哈密以独特的文化魅力为纽带、创新的发展理念为引擎,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稳健前行。近年来,哈密市深耕“旅游+”多业态融合路径,从历史肌理中萃取文化精髓,用沉浸式体验搭建互动桥梁,推动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升级。
近年来,哈密市深耕“旅游+”多业态融合路径,从历史肌理中萃取文化精髓,用沉浸式体验搭建互动桥梁,推动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8月2日,在哈密左公文化苑“左公在哈密”展厅,游客袁亚征牵着孩子缓步前行,目光在图文展板与实物展品间流转,还不时驻足观看。袁亚征说:“离开哈密20多年了,这次特意带孩子回来看看我成长的地方。在左公文化苑,我们了解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也让孩子对哈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来自广州的欧阳小林一家在“经略西域”展厅内停留许久。“暑假带孩子来哈密,既想看看这里的自然风光,也想借左公文化苑深入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欧阳小林说,他们专程把左公文化苑列入行程,就是想让孩子在参观中触摸历史细节。
左公文化苑占地面积19.8亩,设有“经略西域”“浩气长存”“左公在哈密”“数字厅”4个展厅。自2021年10月1日免费开放以来,年平均接待量10余万人(次),今年1月至6月,已累计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如今,左公文化苑已成为“哈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哈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哈密市伊州区红色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及“自治区研学旅游基地”,入选自治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俗文化旅游优选点名录。
连日来,左宗棠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展示宣教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目前二次结构施工已接近尾声,接下来将进行的是室外幕墙安装和室内装修,计划8月25日完工。”项目负责人张书豪介绍。
据介绍,该项目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规划新建爱国主义精神展示厅、学术研究交流厅、群众性宣传教育普及厅等功能区,并配套建设文献室及相关设施,未来将构建起集文物展示、学术研究、教育普及于一体的立体空间。作为项目核心的宗棠书院,将聚焦左宗棠在哈密的162天历史,结合数字化展陈与沉浸式研学,打造“书院+文化业态”的公共服务新场景。“项目建成后,我们将通过展览展陈、主题研学、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深厚滋养。”哈密市左宗棠文化研学馆馆员王佳伟说。
为让文化体验更鲜活,哈密市着力开发系列沉浸式体验文旅项目。在哈密老城粮仓及城墙文化公园的“粮城雅集”,老粮仓里的手作摊位、茶艺展示与斑驳墙影相映成趣,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自去年9月15日“凤凰台赶大营”活动正式开营以来,凤凰台大营的每场活动都人气高涨,市集内精心还原的酒肆茶楼、古玩奇石字画等场景,生动再现左公西征军大营的生活风貌,让人们在逛市集、品文化中与历史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
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更让哈密的吸引力持续攀升。新疆·哈密“甜蜜之旅”第十九届哈密瓜节期间精心策划了“瓜之乐、瓜之味、瓜之艺、瓜之恋、瓜之礼”五大系列40余项精彩活动,为游客献上融合地方特色与时代活力的盛宴。据了解,今年1—6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985.34万人次,同比增长16.46%;实现旅游收入63.79亿元,同比增长23.22%。从历史场景的沉浸式还原到特色活动的多元呈现,哈密市正以文旅融合为笔,让文化从书页间走出、从岁月中醒来,在与游客的深度互动中,持续激活城市发展的新活力。(赵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