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剂加牛奶 巧补乳糜漏
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一次医患信任的暖心重建。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团队凭借精湛医术与专业担当,成功救治一名左全肺切除术后突发罕见严重乳糜漏的患者,创造了生命奇迹。
66岁的伊犁李先生因左肺巨大肿瘤,曾在今年5月慕名赴上海某医院接受了左全肺切除术。术后随访期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乳糜漏(进食蛋白质及脂肪类食物后,经肠道吸收的蛋白质及脂肪颗粒无法进一步吸收,自胸腔内损伤的漏口流出)。大量乳白色液体(乳糜液)持续漏出到李先生已无左肺的胸腔,每日漏出乳糜液高达1500毫升,严重压迫着他仅存的右肺,生命危在旦夕。
李先生一家原本计划返回原医院进行救治。然而因遭遇旅游旺季,赴上海就医之路困难重重。
为避免病情恶化,经上海医院医生推荐,李先生先行转入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救治。胸外科主任唐文接诊时发现患者左胸壁鼓起拳头大的积液包块,引流管周围纱布湿透板结。“持续乳糜漏会导致蛋白质流失、增加感染风险,左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大量乳糜液积聚,老人也无法耐受长途劳累,不建议乘车离疆,建议立即处理。”唐文对患者家属建议。
“您能不能先帮他稳定一下病情,我们还是想到内地做手术!”面对家属的坚持,医疗团队表示充分尊重,同时耐心向家属解释病情进展与风险,并为患者实施保守治疗。
一周后,患者女儿主动找到唐文:“我们观察了这些天,相信你们能救我父亲。”这份来之不易的信任,成为救治的关键转折点。
经与上海、北京专家三地远程会诊,最终确定手术方案。术中,团队面临巨大挑战:乳糜管在胸腔的小破口极其细微且位置隐蔽,在术后粘连严重的胸腔内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唐文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造影剂加牛奶显影法”——自淋巴管注入造影剂,通过荧光胸腔镜寻找漏口,经胃管注入牛奶,利用其脂肪成分使渗漏点显形。因漏口位置不确定且极其隐蔽,双重造影可以避免遗漏。凭借这一妙招,团队精准锁定了紧贴主动脉旁、直径仅约0.5毫米的破口,并成功将其缝合。术后严格控食一周,当老人再次安全饮用牛奶而引流液再无异常时,宣告手术成功。
李先生的女儿由衷感慨:“真没想到三医院医生技术如此精湛,让父亲少受许多病痛折磨和舟车劳顿。感谢医生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这个案例非常罕见,尽管围手术期充满压力,但结果令人欣慰。”唐文表示,这次救治以创新方案和精湛技术化解危机,彰显了医疗团队在复杂胸部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处理上的过硬实力,为边疆群众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医疗保障。(记者 程垒 特约记者 李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