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争先 向“新”而行 | 塔城地区沙湾市:何家果园的“甜蜜密码” 羊角蜜结出乡村振兴新希望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6日电(娜仁沙)在塔城地区沙湾市柳毛湾镇的戈壁绿洲间,何家果园的藤蔓间垂挂着一个个饱满的“绿元宝”——羊角蜜。这片果园不仅让羊角蜜成了当地响当当的“网红果”,更以“一户带一片、一果兴一业”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甜蜜动能”。
果园创始人何玉林2024年春天从山东引进的羊角蜜种苗,在自家果园套种下了第一粒种子。那时的柳毛湾镇,农户多以棉花、番茄种植为主,谁也没见过这种“长得像羊角,甜得像蜂蜜”的瓜。
头一年,何玉林白天盯着温度、湿度,记录光照时长;晚上查资料、打电话请教南方农技专家,琢磨着如何让南方品种适应北疆的昼夜温差。凭着一股“钻劲”,2024年秋天,他的羊角蜜亩产就达到1500公斤,甜度高达22度,一上市就被周边团场及乡镇抢购一空,每公斤卖到4元,纯赚4万多元。
尝到甜头的何玉林没有止步。他和妻子一起守棚抓种植,跑市场拓销路,带着羊角蜜跑遍全疆农展会,把样品寄给北上广的水果商,还请来专家驻棚指导,通过嫁接改良培育出更耐储运、甜度高达22度的“柳毛湾蜜脆”品种。
“吃过的顾客会发朋友圈帮忙宣传,还有的去年吃了觉得好吃就自己过来采摘,商贩还会来棚里收。”种植户马何玉林说。
日子甜起来的何玉林,没忘拉乡亲们一把。看到同村的村民李仁兵守着几亩棉花地供孩子上学吃力,他主动送去300株改良种苗,手把手教他种植。李仁兵试种的羊角蜜,当年就收入1.5万多元,如今他成了村里的“种植能手”。像这样跟着何玉林夫妇种瓜致富的农户,已有13户。何玉林又建起了20吨容量的冷链库,签下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的超市直供协议,去年光冷链保鲜这一项,就让每户多赚近2万元。
“我们村种植的羊角蜜甜蜜爽口、甜而不腻,深受老百姓欢迎,吸引了很多游客来采摘、购买!”柳毛湾新村柳毛湾组支部书记张芳说。
为了让这口甜香飘得更远,村里和何玉林一起下足了功夫,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种植,从选种到施肥全程记录存档,设计出“何家果园”礼盒,成了沙湾旅游伴手礼的“新名片”,每到周末,“摘羊角蜜、品农家饭”的体验游能吸引上百游客,果园里的农家乐也跟着火了起来。
从一颗试种的种苗,到带起一个产业链,这颗“甜蜜果”,不仅让何玉林家盖起了带庭院的新房,更让柳毛湾镇的田间地头长出了新希望。
“近年来,柳毛湾镇以何家果园为示范,大力推广特色种植,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对接,鼓励农户发展羊角蜜、葡萄、海棠果等高效作物,形成了‘一户带一片、多品促增收’的良好局面。下一步,柳毛湾镇将继续扩大特色种植规模,培育更多本土品牌,让戈壁滩上的‘甜蜜产业’结出更多致富果,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柳毛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自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