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县妇联:“红娘”巧变“法宣员” 法治红线系良缘

今年以来,尉犁县妇联以“红娘”志愿服务为纽带,将法律知识送入千家万户,她们不仅“牵红线、促良缘”,更化身“法治使者”,用家常话讲透法律条文,用真情化解家庭矛盾,探索出一条“红娘+普法”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从“牵线搭桥”到“法治赋能” 向深层治理延伸
“以前当红娘,只想着把年轻人的婚事促成,现在不一样了,婚前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的婚姻条款讲清楚,才算尽到责任。”尉犁镇“石榴花”红娘志愿服务队员早然木·依明的话,说出了全县9支红娘队伍的角色转变。年初,尉犁县妇联启动“红娘法治提升计划”,联合司法局、“石榴花”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开展“红娘志愿服务队”赋能培训360余人次,紧扣基层需求,从婚姻登记的法律效力、婚前财产约定、婚后子女抚养、家庭暴力预防等多个方面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土话土理”,从“牵线搭桥”到“法治赋能”的转变,红娘队伍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移动宣传站”。
从“集中宣讲”到“场景融入” 向精准渗透延伸
“普法不能光靠集中宣讲,得在老百姓过日子的地方‘扎根’,咱们得把婚姻家庭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深悟透、用好用准。”尉犁县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喀丽亚木·热合曼说道。县妇联打破“摆摊宣传”“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推动“红娘志愿服务队”将法律知识嵌入婚恋介绍、家庭互动等场景,让普法从“集中式”变为“嵌入式”。在村(社区),“红娘”联合网格员,开展“法治进社区”活动,为过往居民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疑问。同时,还组织法治文艺演出,将法律知识融入小品、快板等节目中,融入生活场景,各级妇联实现从“集中宣讲”到“场景融入”的转变,让法治宣传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从“纠纷调解”到“源头预防” 向前端防控延伸
“家庭矛盾就像田里的杂草,早发现早处理,才不会影响庄稼一年的收成。”尉犁县兴平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妇联主席梁艳艳说道。“红娘志愿服务队”成为基层矛盾调解的“天然优势力量”,她们的调解不仅解“当下结”,更防“未来患”。 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已实现“石榴花”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全覆盖,通过将“红娘”力量纳入工作室体系,创新构建起“红娘初调、妇联跟进、司法托底”的三级联动机制,让婚姻家庭矛盾在源头有疏导、过程有衔接、化解有支撑。今年以来,兴平镇达西村“红娘”买力开木·牙生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讲解“酗酒家暴导致家庭破裂的后果”,多次入户耐心调解,让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和睦,有效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下一步,尉犁县妇联将以“三重延伸”为指引,让“红娘”志愿服务既牵紧“情缘线”更守牢“法治线”,把婚调工作向前端挪、往深处做,从“调解纠纷”转向“预防矛盾”,让“红娘”成为法律知识的传播者、婚恋观的引导者,让每一段牵线都连着安稳,每一个家庭都透着和谐,真正实现“牵线成家”与“依法立业”同频共振,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尉犁贡献巾帼力量。
信息来源:尉犁零距离 张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