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联通国企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8月2日,新疆联通在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村和田地区皮山县固玛镇菜其买里村开展“感恩奋进 万象‘耕’新”——2025年新疆联通国企开放日活动,展示新疆联通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赋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

活动邀请了皮山县固玛镇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和干部、合作伙伴、村支书、村民等50余人参加活动,沉浸式体验“联通数村平台”,现场参观“沃赛起农村电商专业合作社”“采摘园”“斗鸡场”。
“我们通过开放日活动,搭建起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增进公众对联通公司数字乡村建设的了解与支持。”新疆联通驻皮山县固玛镇工作队总领队、菜其买里村第一书记李全春表示。
斗鸡文化“斗”出人气,民俗传承撬动文旅经济
“一颗品种斗鸡的蛋50元,有只“冠军”斗鸡曾竞拍到7万,主人没舍得卖。”新疆联通驻皮山县固玛镇尼向达村第一书记张晓世介绍,斗鸡场每周举办3场比赛,门票30元,旺季时候观众能达到300人,今年门票收入预计能达到20万元。
走进尼向达村斗鸡场,尘土飞扬,两只斗鸡冠羽怒张,时而腾空比试“拳脚”,时而抻直脖颈,紧盯对方,缓慢踱步,似在寻找破绽,伺机而动。场边阵阵喝彩,好不热闹。
在新疆,民间斗鸡大赛深受群众喜爱。固玛镇尼向达村有着悠久的斗鸡饲养历史。
新疆联通驻村工作队结合本地特色,发展“养殖、斗鸡、拍卖、吃食、鸡蹬文化”五位一体的斗鸡产业,并以斗鸡文化聚集人气人流,达到带动文旅经济发展“双发展共促进”的目的。
2023年10月,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牵头,组织民间力量成立皮山县斗鸡协会,定期组织“斗技交流”“品种展示”等活动,让传统技艺与民俗得到传承。
除门票收入外,通过斗鸡养殖,可帮助本村脱贫户、监测户每年提升收入1000元;通过斗鸡餐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通过开展“鸡蹬子文玩儿”产业,进一步提升斗鸡的附加值。
“斗鸡养殖大户,一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张晓世说。
“联通数村”一屏统管,激活乡村善治“新引擎”
数字乡村概念于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首次提出,旨在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今年5月,《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发布,进一步明确了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不断增强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新疆联通依托“中国联通数字乡村平台”,整合党建、治理和民生数据,实现“一屏统管”。以“互联网+基层治理”提升了基层组织管理水平,以“互联网+政务”解决了村民反映问题难、解决问题难的情况。

“大家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联通数村’,登录进去就能查看使用了。”在新疆联通驻皮山县固玛镇英巴扎村工作队员、党建专干贾桂琴的指引下,嘉宾们纷纷拿出手机体验联通数村的魅力。
“联通数村”平台通过提供丰富的业务功能标准化模块和编程接口,支撑各级政府部门开发和提供各类兴农便民应用,成为乡镇政府的“一掌通”、村委会的“指挥舱”、村民的“百宝箱”。村干部通过平台可以开展下户走访的工作派发、记录上传、评估研判等全流程工作,提升村级服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村民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了解最新资讯、三农政策,通过随手拍功能,将身边的好人好事、发现的问题、隐患、重要信息等,及时提交至村委会。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聚焦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发挥“枫桥经验”,提升治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皮山礼物”出村进城,特色农产品变身“致富金钥匙”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销路也越来越广了。”在菜其买里村沃赛起农村电商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阿卜力米提·麦麦提打开一袋红枣,邀请嘉宾品尝,打趣道,“不甜不要钱。”
菜其买里村作为深度贫困村,盛产红枣、杏干、核桃、雪菊等特色农产品,却因销售渠道单一、品牌意识弱、经营分散导致销路不畅。
新疆联通驻村工作队在皮山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帮助阿卜力米提在内的7名村民牵头成立沃赛起农村电商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劳动,实现每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合作社除了重点收购菜其买里村的农产品,还收购皮山县各农户家的农产品,并对农产品进行挑拣、清洗、烘干,保证产品品质。通过打造“皮山礼物”品牌,搭建线上电商平台、线下销售推介等多种措施,近年来,“皮山礼物”带着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2024年底,新疆联通驻村工作队立足皮山县固玛镇实际,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主攻方向,依托资源优势,在菜其买里村种植100亩恐龙蛋、西梅、蟠枣、无花果等经济作物。通过精准发力,重点突破,让恐龙蛋、西梅、蟠枣、无花果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的“摇钱树”。
据介绍,总投资105万元的项目资金来自中国联通捐赠。该项目能够吸纳富裕劳动力,创造部分就业机会,同时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当地人民收入,壮大地方集体经济的发展。
数智深耕乡村路,科技赋能产业兴。新疆联通将深入实施融合创新战略,推进网络向新、技术向新、服务向新,深耕数字乡村建设,夯实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网络基础,以数智赋能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数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