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郭军:叶城教育的“摆渡人”与“领跑者”

郭军:叶城教育的“摆渡人”与“领跑者”

2025-08-11 18:44:08 来源:叶城零距离
给七年级学生上课。陈永永 摄

给七年级学生上课。陈永永 摄

  清晨的阳光刚刚洒满校园,一个熟悉的身影,总是提前出现在叶城县第二中学的林荫道上,步履稳健,目光温和——他就是郭军。从青丝到华发,三十余载春秋,他的足迹深深嵌入了叶城教育的土壤,从一位普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自治区特级教师、喀什地区“丝路明珠英才”名优书记。人们常说,教育是一场接力跑,而郭军,就是这场漫长奔跑中,那个始终紧握接力棒、目光坚定向前的领跑者,更是那个默默守护、温暖关怀的“摆渡人”。

  初心如磐:从讲台到“灯塔”

  “党建是教育事业的根与魂。”郭军常说这句话,也常做。他的教育生涯,始于讲台,却从未局限于讲台。2011年,他肩负起叶城县第四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的重任。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他坚信,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他带头组织学习研讨,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照亮师生心田的“灯塔”。办公室里深夜不熄的灯光,记录着他带领班子成员一次次聚焦师生关切、梳理痛点难点的身影。那些年,16项困扰师生的实际问题被逐一解决,“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在他手中化作了阳光下的透明与信任。14次支部会议、4次党务公开,数字背后是他对依法治校的执着坚守,也是对“领航人”职责最朴实的诠释。

  匠心破局:在变革中点燃星火

  郭军深知,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硬道理。面对教育新形势的浪潮,他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敏锐地提出“教研比武+名师培养”双轮驱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叶城县第四届“四项技能”大赛、喀什地区中青年教师“玉兰杯”教学大赛的舞台亮了起来,教师们眼中重燃了专业竞技的热情。36名教育骨干从这片沃土中脱颖而出,46位教师的校级公开课吸引了300余人次的讨论,一种“比学赶超”的教研生态在校园里蔚然成风。他不仅关注人,也关注支撑人的“器”。投入70余万元升级“同侪课堂教室”、“智慧食堂”,让孩子们触摸到优质教育的温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拥抱科技浪潮,大力推动“Deepseek”等AI软件融入教学,让师生们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带来的效率提升。2024年四中中考平均分提高28.04分,位居喀什地区前列;2025年二中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60.69%,创历史最好水平。郭军的眼神里,闪烁着一位“破局者”的欣慰与坚定。

  在师生座淡会上发言。陈永永 摄

  暖心摆渡:校园里的“家”与“港湾”

  “教育要有温度。”这是郭军刻在心上的信条。在他眼里,校园不仅是求知之地,更应是师生安全、温暖、可以依靠的“家”。他推动“警校联动+1530安全教育”,定期进行的应急演练,将安全意识的种子深植人心。“模拟法庭”、“法制课堂”的特色活动,让法治精神如春雨般悄然浸润。他牵挂着师生的冷暖:改造学习、住宿环境,让校园更具“家”的温馨;建立困难帮扶机制,将及时的关怀送到需要的师生手中。他深知教师肩上的重担,聚焦“减负痛点”,从优化排班、调配课时到取消冗余留痕,一项项具体措施落地生根,只为让教师们能挺直腰杆、轻装上阵。看到青年教师面对讲台的忐忑,他创新“师徒结对+靶向培训”,成为新教师站稳讲台的坚实后盾;关注到学生青春期的迷茫,他推动建立“心灵驿站”,用爱与倾听守护每一份成长的秘密。他就是师生成长路上那个温暖而可靠的“摆渡人”。

  清风铸魂:挺直教育的脊梁

  “打铁还需自身硬。”郭军以此自勉,更以身作则。他深知,教育的脊梁必须挺直。他严于律己,积极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将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融入日常点滴。在党风廉政教育月中,带领教师深入学习党内法规,通过“制度约束+文化浸润”,在校园构建起一片清朗天空。校代会民主决策、绩效方案集体商议,让清风正气成为校园最美的底色。3次警示教育大会,140余份师德师风承诺书,是他对“知敬畏、守底线”的无声号召。他推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师生精神世界,凝聚集体荣誉感。教师们由衷感叹:“郭书记用行动告诉我们,教育者的腰杆既要挺得直,更要立得正。”他,就是那阵清风,滋养着校园的沃土。

  如今,郭军的身影依旧忙碌在叶城的校园里。鬓角染霜,赤子之心未改。“教育是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干!”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动写照。去年7月份从叶城四中调到二中,他带领师生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奋力续写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答卷。他的故事,是千千万万扎根基层、躬身耕耘的教育者的缩影。郭军,这位叶城教育的“领跑者”与“摆渡人”,用初心、匠心、暖心和清风,铸就了一座无言的教育丰碑,也在无数师生心中,点亮了一盏不灭的灯。这场教育的接力跑,他仍在坚定地奔跑着,步伐沉稳,目光如炬。

  来源:叶城零距离 通讯员:刘浩鹏

【编辑:孙亭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