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助学,让每份善意都听见真情回响
长江之滨与天山脚下,一场跨越九载的慈善长跑,正以温暖的姿态持续延伸。近日,南京市江宁区慈善总会“大手牵小手”分会的爱心人士再度抵达新疆特克斯县高级中学——这所由江宁区援建的学校,已是他们连续第九年开展助学活动的见证地。而尤为动人的是,几名刚考上大学的受助学生专程从各地赶回,带着亲手制作的糕点与新鲜果子,向资助自己三年的“江宁亲人”报喜。

糕点里的感恩:受助学子的成长与回馈
柯尔克孜族姑娘阿地娜的手中,提着一袋精心制作的“巴哈力”糕点和杏子。这份花费整整一天准备的礼物,是她对江宁爱心人士的谢礼——今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新疆大学,兑现了去年与分会会长苏健“考上好大学”的约定。来自农牧区的她,家中兄妹三人全靠父母种田维生,“若没有江宁亲人的资助,大学梦难圆”,阿地娜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回族学生马磊同样带来了喜讯,他顺利考入心仪的大学。母亲特意准备了回族传统糕点馓子、花鼓和酸奶疙瘩,这些平日只在重要节日才制作的美食,成了最质朴的谢礼。“家里条件不好,还有弟弟要上学,若不是资助,我或许早已辍学打工。” 马磊将糕点分给爱心人士,话语间是藏不住的感恩。
更显温暖的是爱心的传递。正在新疆教育学院读大三的王桂华,得知资助人到来,特意从暑假工岗位请假赶回母校。2017年起,她便得到分会一对一帮扶,如今的她早已将这份温暖记在心底:“这份爱不该停留在我这里,下学期支教时,我会把温暖传递下去。”
家访里的承诺:让希望在困境中重生
当了解到今年刚考上大学的哈萨克族学生加伊娜正为学费发愁,分会副会长朱少旺父女与学校老师一同前往她家走访。这个家仅有不到60平米的小平房,父母靠10亩地维生,大哥结婚后分家,二哥的房子盖了一半因没钱停工半年——加伊娜的大学学费,成了这个家庭新的重担。
“大哥结婚、二哥盖房已耗尽积蓄,现在我上大学又要花钱。” 加伊娜的话里藏着无奈。朱少旺父女当场决定一对一资助她完成大学学业,现场捐赠2000元作为开学费用。“有困难随时说,我们会一直帮你。”这份承诺让全家重燃希望,加伊娜的母亲特意做了哈萨克族手抓饭款待,用哈萨克语反复说着:“江宁的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九年长跑:爱心浇灌的民族团结之花
自2017年起,“大手牵小手”分会在特克斯县高级中学设立每年5万元的助学基金,九年来累计资助176名贫困学生,其中90多人已圆大学梦。从阿地娜、马磊到王桂华、加伊娜,一个个名字背后,是物质援助带来的求学机会,更是爱与感恩的种子在心田扎根。
长江与天山的距离,从未阻隔这份跨越千里的情谊。助学款项、民族糕点、鲜果,映照着江宁与特克斯两地各族人民的深厚联结。正如受助学生们所言,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物质支持,更是对“爱之传递”的深刻领悟。
这场爱心长跑仍在继续。教育帮扶的真情、民族团结的暖意,正托起边疆孩子的绚烂梦想。期待更多力量加入这场接力,让天山脚下的希望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