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县:农机手马翔的17年变迁见证时代发展
近日,西北区域首台德国原装进口克拉斯4500农机在新源县则克台镇阿克其村正式“安家”。这台拥有489匹马力、集高效率与低成本于一身的大马力农机,不仅为当地农机作业注入新活力,更让与之结缘的农机手马翔感慨万千——17年间,从最初的雷沃欧豹904到如今的克拉斯4500,农机具的“升级换代”之路,正是他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见证,更是自治区成立七十年来农业发展、乡村巨变的生动缩影。
初秋的阿克其村田间,阳光洒满大地。马翔正围着崭新的农机忙碌,进行作业前的最后调试。锃亮的机身上,智能操控屏的数据实时跳动,显示出现代农业的科技质感。这与他2008年初入行时的农机,形成了跨越时代的鲜明对比。
新源县则克台镇阿克其村村民马翔说:“以前用普通农机,一天作业也就是个五六百亩地左右,油耗还高。人工成本也高。这次引进的克拉斯4500,一天作业在1000多亩,反而油耗也降低了。而且操作特别方便,智能自动调整参数,犁得又快,省了不少事!”
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马翔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嗅觉。他深知,农机具不升级,就跟不上时代脚步,更抓不住增收的机遇。
农机的迭代升级,不仅是效率的飞跃,更实实在在改写了马翔的生活。从“吃饱穿暖”到“买车盖房”,奋斗的足迹清晰可辨。十几年来,他的“装备库”每一次更新都意味着生活品质的跃升。如今的他,在村里盖起了敞亮的新房,添置了家用轿车,两个孩子顺利入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在马翔看来,自己的好日子,离不开国家的惠农政策,更依托于乡村发展的大环境。政策的春风,吹绿了田野,也吹暖了民心。
马翔说:“刚开始用农机作业年收入几万元,现在年收入近百万元,变化是真的很大。而且这些年政府给了农机补贴,也组织了技术培训,村里面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人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从手动操作到智能控制,从个体奋斗到时代浪潮,马翔的17年农机生涯,恰是自治区成立七十年来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微观注脚。他的“装备进化史”里,藏着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故事,更映照着自治区七十年农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如今,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无数个“马翔”正驾驶着新时代的“铁牛”,向着更红火的生活,奋力前行。(新源县融媒体中心 刘宁宁 师婧雯 赵志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