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例“3D镜像打印距骨全表面假体置换术” 助患者重获行走能力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创伤病区成功实施新疆首例“3D镜像打印距骨全表面假体置换术”。该手术为一名因距骨坏死合并多发囊性病变导致踝关节功能障碍、饱受病痛折磨一年多的患者,精准重建了关节功能,标志着新疆在复杂足踝疾病保踝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病情介绍
患者韩先生在一年前因摔伤导致右踝关节肿痛,尽管在外院接受了石膏固定和口服药物治疗,疼痛依旧反复发作,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朋友的推荐下,韩先生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就诊。接诊的创伤病区足踝与肢体矫形主诊组组长石守印,依据韩先生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诊断其为“距骨坏死合并多发囊性病变”,且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手术风险较高。
手术经过
“传统的踝关节融合术虽能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但不可避免地会牺牲关节活动度。全踝关节置换术则对手术适应症有严格要求,鉴于目前患者胫骨关节面软骨尚未完全破坏,个体化3D打印距骨全表面假体置换术无疑是更佳选择。”石守印介绍,该项新技术的关键在于能够精准切除距骨病变骨组织,最大限度地保留踝关节的原有解剖结构,并通过3D镜像打印技术定制个性化钛合金假体,精准恢复距骨的解剖形态和关节功能。
手术中,石守印带领团队精准操作,成功切除患者距骨坏死病变部分,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踝关节的原有解剖结构。同时,团队将根据患者健侧距骨数据(经三维CT采集)定制的钛合金假体(表面经过氮化钛涂层处理,既具备优异的耐磨性,又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最大程度匹配关节面。整个手术历时约一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启动康复训练,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预计韩先生近期即可恢复正常活动。
“没有石医生和他团队的帮助,我可能以后都不能正常走路,现在手术成功,我可以更好地陪伴家人,真的很高兴!”韩先生对重返正常生活充满了期待。
“‘距骨全表面假体置换术’可适用于终末期踝关节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距骨囊肿、软骨损伤及严重距骨病变等病症。”骨科中心创伤病区主任孙俊刚介绍,该项新技术在新疆成功开展,为当地亟需“保踝”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创新且有效的解决方案。未来,科室将继续深耕精准化、个性化骨科技术,不断拓展该技术的适应症范围并优化手术方案,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让更多饱受足踝疾病困扰的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