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萄”“桃”你欢心!乌苏特色种植带火乡村游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27日电(任达志)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塔城地区乌苏市立足气候与土壤优势,以种植业结构优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升级种植技术、探索“旅游+采摘”模式,不仅让林果产能稳步提升,也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眼下正值葡萄成熟季,8月22日,夹河子乡红房子村的骑行驿站葡萄采摘园里,一派丰收景象。20亩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阳光下藤蔓舒展,一串串红提、夏黑、蓝宝石葡萄挂满枝头,果粒饱满、色泽鲜亮,清甜的果香在空气中弥漫。不少市民、游客穿梭其间,亲手采摘新鲜葡萄,享受田园乐趣。
乌苏市民燕丽说:“园内葡萄品种丰富,我挑选了一些自己喜爱的口味,带回家与家人共同分享。”
39岁的燕晶是乌苏市皇宫镇人,常年在广州工作生活。这个暑期,她带着孩子回乡探亲,路过采摘园时便被吸引,和家人一起体验采摘的乐趣。
燕晶说:“这里不仅有葡萄还有蟠桃,又大又甜,能亲手采摘新鲜水果的乐趣值得体验。”
采摘园负责人张璞军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林果能手”。今年47岁的他,已有18年葡萄种植经验,目前有20亩果园,其中8亩葡萄,4亩苹果,另有8亩蟠桃、油桃、水蜜桃。得益于采摘园紧邻市区、交通便利的优势,每年7月底到10月底的采摘季,游客源源不断,仅林果这一项每年就能为他家带来近20万元收入。
张璞军说:“目前园内葡萄已进入成熟期,饱满多汁,颜色也很鲜亮,品种达13个左右。我计划进一步增加葡萄品种,满足不同游客的口味需求,同时助力提升园区收入。”
张璞军的“致富经”,正是乌苏市夹河子乡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缩影。这几年,该乡以“典型示范”为抓手,引导农户从单一品种种植向多元化品种布局转变,不仅将葡萄品种扩展到红提、巨峰、蓝宝石等多个品类,还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同步发展蟠桃、水蜜桃、小梨瓜、水果玉米等作物。截至目前,全乡特色林果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在“旅游+采摘”模式的带动下,30余户果农实现了稳定增收。
从单个果园的“点上出彩”,到全域产业的“面上开花”。近年来,乌苏市各乡镇持续发力,将林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培育,不断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截至目前,乌苏市各乡镇及炮台梁生态林基地经济林面积已达2.097万亩,各类特色林果年产量超2700吨,年产值突破2900万元,一颗颗香甜的“林果”,已成为乌苏市乡村振兴的“活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