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木垒县:“银发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木垒县:“银发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2025-08-27 18:04:19 来源:木垒县融媒体中心

  走进木垒县照壁山乡平顶山村83岁村民李芬兰的家。院子里的20只三黄鸡正在啄食,菜畦里的辣椒、西红柿长势喜人。她高兴地说:“以前院子闲着长草,现在每月光卖鸡蛋就能挣400多元,自己种的蔬菜也卖得好!”如今在平顶山村,像她这样实现“零成本创业”的老年农户已不在少数。

  这一转变,源于照壁山乡平顶山村今年以来大力推进的“银发经济”项目。面对农村老年群体体力有限,难以承担繁重农活,以及土地收入来源单一,增收困难等现实问题,村“两委”与帮扶单位共同探索,积极谋划适合老年人轻度劳作的振兴路径。

  自2025年5月项目启动以来,平顶山村以“庭院微产业”为切入点,专门面向60岁以上老年群体,通过盘活农户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资源,发展种养结合的特色庭院经济,为参与项目的60岁以上老年农户免费发放20只优质鸡苗,多种适生菜苗和花种,并配套提供技术培训、销售对接等“一条龙”服务。真正让老年人“种得活、养得好、卖得出”。在这一系列精准帮扶下,鸡蛋、蔬菜、花卉等农副产品成功进入本地市场,实现了资源盘活与老年增收的双赢。

  项目实施过程中,平顶山村创新建立“双向激励”机制:一方面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通过“网络投票+实地考评”方式,对产业致富示范户,人居环境标兵户给予奖励,有效增强老年人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放宽参与门槛,允许在村常住6个月以上的非股民一同参与,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截至目前,全村已有120余户家庭通过“菜篮子+后花园”的模式实现户均增收3500元,总收益突破20余万元。小小庭院不仅成为老年人的“增收园”,更变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田”。

  平顶山村的“银发经济”实践,是木垒县深化乡村振兴、推进“一村一品”战略的生动缩影。如今,这颗充满温度的“银发种子”已在木垒土地上生根发芽,并探索出一条低投入、可持续、易推广的庭院经济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而温暖的“银发力量”。(木垒县融媒体中心:番斯亚 通讯员:张倩)

【编辑:宋欣】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