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盖提县:在“行走的课堂”里读懂齐鲁文化 续写鲁疆情谊
山海相隔,情谊相连;青春同行,同心致远。近日,麦盖提县的85名品学兼优的师生,怀揣着对远方的憧憬与对文化的向往,跨越数千公里的山川河流,奔赴山东开启为期数日的研学交流之旅。此次活动以“行走的课堂”为核心载体,旨在深化鲁疆两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让广大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祖国的壮美山河与多元文化魅力,进一步厚植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延续数十年的鲁疆情谊续写崭新的青春篇章。

研学首站,师生们走进了素有“泉城”美誉的济南,沉浸式感受这座古城的灵动与厚重。在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景区,三股泉水咕嘟咕嘟地喷涌而出,水雾氤氲中,学子们围着泉眼驻足惊叹,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趵突泉的地质成因与千年传说。广大师生们沿护城河畔漫步,岸边垂柳依依,画舫悠然驶过,“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诗意场景映入眼帘,大家不时与当地群众交流,听老济南人讲述泉水与城市共生的故事,在潺潺泉声中读懂济南的“泉文化”。

麦盖提县第五中学学生谢热帕·吐尔洪说道:“课本里说‘趵突腾空’是济南胜景,今天亲眼看到,比想象中更壮观。在这里也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让我特别自豪。”
在山东博物馆,讲解员引导学生参观“山东历史文化展”“汉代画像石展”。龙山文化黑陶、商周青铜器、儒家典籍……一件件文物,如“时光钥匙”打开学生对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认知,让其读懂历史的厚重。随后,师生们还走进山东大学,红砖绿树间,古朴典雅的校园氛围扑面而来,浓厚的学术气息让学生们对高等教育生活满怀向往。学校精心安排的交流讲座上,山东大学教授以“多元文化交融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结合鲜活案例,生动讲解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意义。讲座后互动问答热烈,教授耐心解答学生关于学业规划、文化传承的疑问,学生踊跃倾诉思考。

麦盖提县第五中学学生买地那木·艾买尔说道:“站在山东大学校园里,风里都带着希望的味道。我好像突然明白了,我们努力读书,不只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更是为了让我们各民族的文化,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起在祖国的大地上,开出更美的花。”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曲阜之行成为此次研学的“文化寻根”之旅。在曲阜孔庙,研学团师生沿着中轴线缓缓前行,在大成殿前肃立行礼,向至圣先师孔子表达敬意。讲解员结合“棂星门”“杏坛”“大成殿” 等建筑背后的故事,生动讲述孔子“仁者爱人”“有教无类”的思想理念,学子们认真聆听,不时拍照记录。随后走进孔府、孔林,从“天下第一家”的家风传承,到孔子及其后裔的安葬之地,学子们在历史遗迹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绵延传承。
麦盖提县实验中学老师阿依谢木古力·吾舒尔表示:“今天带领学生走进山东曲阜,让广大学子真正明白‘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深意,清楚自身传承好中华文脉的责任。”

“研学不是简单的‘打卡’,而是让广大师生在行走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在与山东师生的互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情谊。”麦盖提县第五中学老师俞霞说道。
鲁疆两地历来有着深厚的交往基础,此次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是深化两地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下一步,两地还将继续搭建更多青少年交往交流的平台,通过互访研学、线上结对、文化共建等多种形式,推动鲁疆青少年在思想上相互尊重、文化上相互欣赏、情感上相互亲近,切实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力量。(陈雪梅 长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