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数”说新疆发展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0岁华诞。70年间,铁路伴随新疆共同成长。如今,一条条钢铁大动脉在天山南北蜿蜒伸展,一趟趟列车在大漠戈壁往来飞驰,载着新疆不断发展的希望飞速前行。9557公里的营运里程、货运年发送量超2.37亿吨、客发量量超5000万、中欧(中亚)班列年通行量超1.6万列……铁路正用一组组耀眼的数据,“数”说新疆发展。
铁路运输为新疆发展架起“黄金通道”。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曾因交通不便难以跟上其他地区的发展步伐。但随着铁路不断发展,新疆也迎来腾飞的机遇。自1962年兰新铁路建成至今,新疆铁路已构建起由9557公里铁路线、380个火车站组成,覆盖全疆80%以上县级行政区的庞大铁路网络。有了铁路的强大运力支撑,新疆的煤炭、油气等资源源源不断运往内地,既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又为新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铁路将全国各地的生产、生活物资送达新疆,满足了各族群众的生活需求,也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养料”。2024年,新疆铁路货运达2.37亿吨,同比增长10.7%;截至2025年8月18日,铁路年货运发送量达1.53亿吨,同比增长6.3%,为新疆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澎湃的铁路动力。
创新举措激活新疆物流发展“一池春水”。面对新时代的物流运输新要求,新疆铁路部门大胆创新,不断推出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物流产品。棉纱班列、粮食专列、乡村振兴图定班列、“一单制”铁海联运专列、铁空联运跨境班列等货运产品,吸引大量货主“公转铁”。准东至新港站“铁海快线”班列,将全程运输时间压缩27%;广州至乌鲁木齐“粤新快线”班列,使“铁路+航空”运输时效提升15%;“一单制”铁海联运可为客户节约物流费用约30元/吨;“一单制”铁空联运预计每年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近千万元。运用智能化技术,建设自动化货场、引入大数据调度系统,实现货物运输全程可视化追踪,提高了运输精准度和时效性。针对不同货物特性定制运输方案,如为农产品开通“绿色通道”,采用冷链运输保障果蔬新鲜度,让新疆的农副产品更快走向全国市场。
主动作为筑牢中欧班列“西部枢纽”。霍尔果斯、阿拉山口2个铁路口岸站是中欧班列的重要集结地和出境门户,新疆铁路持续优化服务举措,为班列高效开行提供强劲支撑。通过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开通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扩建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站场,增加到发线、提升换装能力,打通班列顺利西行“堵点”。如今,阿拉山口站准轨接运能力便提升15%,宽轨接运能力提高了30%;霍尔果斯站准轨、宽轨单日交接列车达36列,创历史新高。创新实施精准调度指挥机制,通过动态优化日班计划,科学调配站场线路资源,确保班列高效通行。采用智能调度指挥系统,联合海关部门推行“铁路快通”模式,简化通关流程,压缩班列停留时间,确保了中欧班列高效通行。2024年,新疆铁路双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达1.6万列、通行中欧班列占全国的五成以上;2025年上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8736列、同比增长12.7%。随着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稳步增长、线路不断拓展,新疆逐渐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欧洲的重要枢纽。
铁轨向前延伸,梦想不断启航。新疆铁路的发展正是新疆日新月异变化的生动缩影。未来,随着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这片热土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跑得更快、更稳,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