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18小时:锅炉清灰线上的昼夜攻坚
8月27日23时,中煤伊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设备维护部锅炉检修班点检员孙宇亮的身影出现在2号锅炉作业现场。
孙宇亮拿着工作票给8名夜间作业人员做安全交底——从受限空间通风规范到防护装备穿戴细节,每个环节都逐一叮嘱,“尾部烟道拐角多,作业时脚下踩稳,每隔20分钟用对讲机报次平安”,话音落时,他眼角的余光落在别在胳膊上写有“安全监护”的红袖章上。一旁的点检长周敏补充道:“省煤器清理时重点留意,别用硬器刮蹭管壁涂层。”
随着交底结束,2号炉尾部烟道积灰清理作业正式启动。作业人员按分工进入指定区域,水平烟道内传来吹灰器启动的低鸣,粉尘在强光手电照射下形成细密的光柱;低过区域的作业则需弯腰操作,大家互相配合着调整吹灰角度,确保受热面缝隙里的积灰也能被彻底清理。
孙宇亮守在人孔门旁,每隔20分钟就通过对讲机询问内部情况,监护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作业时间和人员状态;周敏则往返于各作业点,对照台账核对设备清理进度,时不时蹲下身检查落在防尘布上的灰渣状态,判断清理是否到位。
8月28日凌晨6时许,对讲机里传来工作人员的声音:“水平烟道及低过吹灰完成,设备无异常。”孙宇亮在记录本上划下标记,周敏随即上前,用手电筒照亮烟道入口处的管壁,确认无残留积灰后点头:“可以转战省煤器区域,注意管道密集处的通风。”
省煤器区域管道纵横,是此次清理的难点。作业人员用长杆刷配合吹灰设备作业,簌簌落下的积灰被防尘布接住。周敏绕到设备侧面,借着灯光查看管束间距:“这里积灰容易影响热交换,再吹一遍边角位置。”孙宇亮则守在安全带固定点,确认每个作业人员的防护装备都完好无损。
时针划向8月28日18时,低温省煤器吹灰作业终于完成。孙宇亮和周敏一同检查清理后的管道表面,管壁露出金属本色,两人对视点头。周敏在台账上写下“清理合格”。
这场从深夜持续到次日下午的清灰作业,在孙宇亮的全程监护和周敏的精准点检配合下,作业人员按节点完成了尾部烟道各区域的清理,为锅炉后续检修筑牢了基础。(蔡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