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一街一特、一社一品

一街一特、一社一品

2025-08-29 23:56:59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三色阳光·同心十和”党建引领促民生,展望幸福新生活

  近年来,克拉玛依区积极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以解决群众诉求为切入点,以品牌化、精细化治理为实践路径,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全力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积极探索“一街一特、一社一品”精准化治理模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广相关经验,我们在《基层治理》专栏,刊发“一街一特、一社一品”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典型,为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本期为您带来:《“三色阳光·同心十和”党建引领促民生,展望幸福新生活》。

  近年来,天山路街道日和园社区通过入户走访,全面摸排辖区居民的各类服务需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精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三色阳光·同心十和”社区品牌。该品牌融合“同心十和”党建品牌和三色阳光服务体系,深化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自治”的转变,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日和园社区“常青树”志愿服务队在社区邻里文化艺术节上表演。日和园社区“常青树”志愿服务队在社区邻里文化艺术节上表演。

  三色阳光暖人心 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红色365”服务体系以全时温情守护,构筑起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港湾。安和物业24小时红色管家专线全年无休,从换灯泡到修水管,将民生小事纳入体系化服务范畴,实现“小事精细办、急事高效办”。365天的精准守护,让幸福触手可及,彰显基层服务体系的温度与深度;“黄色136”服务体系依托“和润之声”宣讲队,让惠民之声浸润社区每个角落。在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中,这样一支宣讲队正以独特的方式传递温暖与力量。依托这支扎根基层的队伍,社区创新推出“黄色136”服务体系,用系统化的宣讲、多元化的力量、精准化的内容,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让文明新风在邻里间悄然绽放;“蓝色580”志愿服务队由小区水电工、理发师、老工匠组成,每月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提供刀具研磨、发型修剪、家电检修等10余项便民项目。服务队建立“需求—资源—服务”精准对接机制,用“手艺”搭起“连心桥”,让“技术活”变成“暖心活”。“邻里帮邻里”模式,盘活社区闲置技能资源,激发居民自治热情,凝聚起共建合力,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闪亮名片,以专业服务编织起民生“幸福网”,让志愿精神持续传递。

日和园社区“蓝色580”志愿服务队开展每月便民服务活动。日和园社区“蓝色580”志愿服务队开展每月便民服务活动。

  同心十和促民生 党建引领服务升级

  日和园社区内活跃着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图景。社区党委以党建为“指挥棒”,创新“党建+物业”服务体系,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让党员干部下沉物业一线,成为群众身边的“主心骨”。在此基础上,社区构建起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党建联络员“四位一体”共治模式,推动管理服务“双向融入”。“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居委会统筹协调民生事务,业委会反映业主诉求,物业服务企业升级保洁、安保、维修等基础服务,三方联动打造“‘家门口’的党建服务圈”。“十分钟应急响应”“季度邻里恳谈会”“红色代办员”“经理接待日”等特色项目,从解决漏水、停电等急难愁盼问题,到组织邻里文化艺术节、志愿帮扶等活动,全方位实现党群和融、民族和乐、邻里和睦,让环境和美、服务和畅、文化和韵、志愿和善、物业和气、治安和顺、民生和谐的愿景落地生根。

日和园社区“和润之声”宣讲队在社区纳凉晚会上进行快板宣讲。日和园社区“和润之声”宣讲队在社区纳凉晚会上进行快板宣讲。

  多元协同聚合力 筑牢幸福生活家园

  安全感源自物业公司的细致守护。物业公司定期开展消防、电梯困人应急演练,从模拟险情、疏散引导到故障抢修,全流程实战检验应急能力,为居民上好安全必修课。社区党委针对高龄独居老人,在家安装了一键报警器,纳入24小时应急响应网络,物业公司主动连接服务器后台,让紧急求助“一键即达”。安和物业主动作为,精准解决小区难题,点滴行动彰显责任担当。幸福感蕴藏在烟火日常里。小区补种绿地,打造儿童游乐天地,新增凉亭,成为邻里唠嗑好去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拉近了居民心与心的距离。近两年,物业费收缴率高达97%,全年无物业纠纷引发的群体事件,这组亮眼数据,是居民对党建引领下物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认可,更是社区多元协同、共建幸福家园的真实写照 。

日和园社区安和物业对小区进行绿地补种5日和园社区安和物业对小区进行绿地补种。

  日和园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用温度破解治理难题,让“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图景照进现实。这抹跃动的“红”,正成为天山路街道基层治理的鲜明底色,书写着更多幸福民生的新篇章。(王诗敏)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