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岗践初心——党代表·新疆急诊专家穆叶赛・尼加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穆叶赛·尼加提,有着双重身份:她既是在生死线上与时间赛跑的急诊医生,又是深植基层、倾听民声的党代表。在她胸前,党的徽章与白大褂上的听诊器相映成辉,彰显着责任与担当。

2023年初冬的一个凌晨,73岁的危重患者阿布力米提被紧急送入急救中心,老人因肺部感染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陷入昏迷,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穆叶赛·尼加提连夜启动急危重症绿色通道,协调呼吸、心内等多学科团队实施俯卧位通气。经过40多小时的连续守护,当监护仪上的数值趋于平稳时,穆叶赛·尼加提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终于露出一丝疲惫的微笑。她多次急救的感人事迹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网友们纷纷赞誉她为危难之际的“生命守护者”。
在她29年的职场生涯中,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如今,穆叶赛·尼加提,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新疆急诊质控中心主任以及新疆急救研究所所长。2022年,她荣耀地获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到了2024年,她又成功当选为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的副主席。她左手紧握手术刀,勇敢地战斗在挽救生命的第一线,右手执笔记录民情,全身心投入为民众代言的事业。

穆叶赛·尼加提说:“党代表的身份,对我来说更多是激励,时刻鞭策自己要做得更好,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守住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她始终这样认知自己的责任,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代表的使命。
从急诊手术台到乡村卫生室,从人民大会堂到急救一线,穆叶赛·尼加提用行动诠释着“生命至上”的誓言。日常履职中,她聚焦医疗行业发展与群众健康需求建言献策。关注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急诊人才队伍相对不稳定的问题,她提出要为年轻医生成长创造条件和平台;围绕基层医疗提升,她主张通过专家服务基层、建立专科联盟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针对急救体系建设,她倡导构建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 的协同网络,通过每月定期巡诊和季度系统培训的长效机制促进优质资源流动;同时,她还推动开展社区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构建急救知识科普网络,定期深入社区和村居开展急救知识讲座。

从诊室到联络站,穆叶赛·尼加提用专业诠释担当。在新疆急救医学领域,穆叶赛·尼加提的名字与多项“第一”紧密相连——她率先在西北五省开展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带领团队完成新疆首例ECMO辅助下冠脉支架植入术,建立的“PDCA品管圈”使血流动力学监测准确率提升至98.7%。2024年,她主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致循环衰竭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相关成果填补了区域内心肺功能辅助替代治疗的技术空白。
把病房当战场,视代表为使命。穆叶赛·尼加提始终把提升基层急救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放在重要位置。她率领团队多次奔波于全疆各州市县急诊质量控制机构,将急诊领域的特色亚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带到基层医疗单位,多次牵头组建“基层医院复苏中心建设”专家服务团队,赴莎车县、泽普县、皮山县、策勒县、新和县、温宿县等地开展帮扶。扎根基层的足迹,让穆叶赛·尼加提收集到最鲜活的民情,也让她的代表建议始终带着民声温度。

双岗建功显担当,双线履职惠民生,医者和党代表这两个身份的职责是共通的,都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莎车县,穆叶赛·尼加提围绕《中国心脏骤停中心建设专家共识》《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核心环节》等课题授课,覆盖120余名医共体急诊急救骨干;在泽普县,她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操作,纠正基层医护人员的操作误区,讲解复苏质量实时监测与优化策略;在皮山县,她一边开展专题培训,一边为百余名村民进行心肺筛查等义诊服务,手把手教授急救动作;在新和县,她推动当地医院与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签署“急诊专科联盟”协议,建立急危重症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5G远程会诊系统及骨干医师联合培养计划,计划3个月内完成复苏中心硬件改造,6个月实现远程会诊全覆盖,1年内达到自治区级复苏中心标准。

穆叶赛·尼加提专注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她每年积极策划并主导举办新疆地区的心血管重症学习班、急诊重症医师专科资质培训班、天山急危重症论坛等多项学术活动。此外,她还顺利开展了韩红爱心·基层医师急诊培训项目。穆叶赛·尼加提和团队针对基层医疗的具体需求,合理设计出一套内容全面的培训方案,包括急诊理论基础、操作技能及临床诊断思维。该方案采用理论讲授、实操演练和临床实践指导等多种方式,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一支又一支急诊领域的骨干队伍。截至2024年,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和形式,已成功培养4000余名基层医疗工作者。

穆叶赛·尼加提介绍说:“韩红爱心·基层医生急诊培训项目,已培训了2024年与2025年两届学员。经过培训,这些基层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回到各自岗位后,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去年,一位游客在游览奇台县江布拉克时,突发腹痛,就近求诊于乡镇卫生院。值班医生,恰好是我们培训的学员,他不仅细致检查了患者腹部,排除了胃肠道疾病,还及时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患有急性下壁心梗。随后,迅速启动急性心梗绿色通道,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除此之外,她还推动了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与自治区第八人民医院(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乌鲁木齐美和肿瘤康复医院、新和县医共体总院等机构的急诊专科联盟建设,借助技术支援、人才培养、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等机制,促进了区域急诊医学的均衡发展。
秉持医者仁心,坚守“患者至上”的理念,致力于在医疗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履职本领,真诚倾听民众的呼声,努力推动解决民众关切的切实问题。“急诊服务质量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石,我们必须依托标准化、规范化的质量控制体系来确保其稳固。”穆叶赛·尼加提深知急诊质量控制工作的关键性。作为新疆急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她积极推进全区三级急诊质量控制网络的建设,至2024年12月31日,全区14个地州市已成功建立急诊质量控制中心。她多次走访塔城、巴州、和田、阿克苏、哈密等地州市多家医院急诊科进行实地调研与指导,分析历年急诊质量控制数据,解读《急诊专业质量控制指标(2024版)》,并对急诊科的就诊流程、分诊系统、科室布局、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

为了提升急诊救治效率与质量,她推动构建区域急性循环衰竭协同救治网络,开发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及区域救治平台APP,优化急诊救治流程;针对 “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出院存活率” 这一急诊专业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她组织开展心肺复苏质量监测数据调研分析、ECPR 快速反应团队建设管理,借鉴外地经验开展专业与非专业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并发表相关专家共识与著作。

穆叶赛·尼加提用 “医者仁心”守护生命防线,在健康中国的征程上,始终以实干为笔、以初心为墨,把 “生命至上” 的誓言写在每一次抢救里,把 “人民至上”的情怀落在每一条建议中,让优质医疗的阳光照亮天山南北,让党代表的担当温暖各族群众。(中国日报记者 毛卫华|马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