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实干争先 向“新”而行 | 塔城地区沙湾市:“一站式” 服务织密民生保障网 打通治理“最后一公里”

实干争先 向“新”而行 | 塔城地区沙湾市:“一站式” 服务织密民生保障网 打通治理“最后一公里”

2025-09-15 21:27:57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15日电(马金明 张婷 张小兰)自今年1月正式运行以来,沙湾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始终以“整合资源破壁垒、优化服务解民忧”为核心目标,创新构建起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稳稳打通了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守护地方平安、传递民生温度的基层社会治理“前沿阵地”。

  走进综治中心的人民调解窗口,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忙碌的身影:他们穿梭在各个调解室,耐心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用专业与温情化解一桩桩矛盾纠纷,让剑拔弩张的双方渐渐放下隔阂、化干戈为玉帛。

  不久前,市民朱某就因土地承包费被拖欠的事儿愁得寝食难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综治中心求助。工作人员迅速梳理事件脉络,打破以往“分头沟通、反复跑腿”的传统模式,将申请人朱某、承租人刘某及担保人三方一次性约至中心现场调处。经过多轮耐心沟通与法理疏导,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为彻底打消当事人顾虑,调解员还主动指导双方完成司法确认程序,让一纸协议有了法律“护航”。“头一天刚反映情况,第二天就把人约齐调解好了,还拿到了有法律效力的文书,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麻烦!”朱某的话语里满是感激。

  这样的高效调解并非个例。截至目前,该调解窗口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37件,从家长里短的邻里摩擦、牵动人心的家庭矛盾,到关乎生计的劳资纠纷、涉及权益的合同争议,几乎覆盖了群众生活与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为进一步提升调解质效,综治中心还搭建起市、乡、村三级联动调处机制,创新推行“背靠背调解疏心结、换位思考促理解、典型案例引方向”等实用技法,构建起“情感疏导为基、道理说服为撑、法律规范为底”的三维调解体系,让绝大多数矛盾纠纷在基层就能得到妥善解决,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我们始终把‘便民、高效、暖心’放在首位,不管是来咨询政策、申请调解,还是寻求法律帮助,每一位当事人都会得到热情接待。能为沙湾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出一份力,我们也觉得很有价值。” 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王晓明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工作人员的初心。

  在公证服务窗口,“便捷高效” 同样是群众口中的高频词。工作人员坚持 “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原则,将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到场人员等信息清晰告知每一位群众,从根源上避免“多次跑冤枉路”的情况。考虑到部分群众的特殊需求,综治中心还积极拓展服务渠道,推出“零接触”公证业务——群众无需到场,通过线上提交材料、远程核验身份即可完成办理,真正把“便民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里。

  “这次来办房产公证,体验感超出预期!业务员把需要准备的手续、材料和到场人员都讲得明明白白,我们一次就办好了,省了太多时间。这样的服务,必须点个赞!”刚办完业务的市民王佳琪,忍不住向身边人夸赞。

  如今的沙湾市综治中心,早已成为多部门协同发力的“治理枢纽”——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人社、住建等部门力量在此汇聚25项具体业务可“一站式”办理,且服务内容仍在根据群众需求不断拓展。一组组数据,更是见证着中心的服务成效:截至目前,共接待群众6545人次,办理各类事项6939件,排查矛盾纠纷1713件、成功化解1650件,累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超两千万元。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