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实干争先 向“新”而行 | 塔城地区沙湾市:金秋反诈“不打烊”,公安送上“防诈大礼包”守护丰收季

实干争先 向“新”而行 | 塔城地区沙湾市:金秋反诈“不打烊”,公安送上“防诈大礼包”守护丰收季

2025-09-15 21:28:55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15日电(孔令娜)金秋时节,丰收的喜悦洒满大地。为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让丰收的喜悦不打折扣,塔城地区沙湾市公安局聚焦社区、商铺、景区、牧区等重点场景,精准开展反诈宣传,送上“防诈大礼包”,织密金秋反诈防护网。

  进社区,邻里共筑“安全圈”。在走访入户间,民警将“反诈邻里课堂”开到了村队的院落里、社区的楼栋间。他们用拉家常般的通俗语言,把刷单返利的“小恩小惠”、冒充公检法的“唬人套路”、网络交友藏着的“投资陷阱”拆解开来,让居民们听得明明白白,记在心上。

  针对老年群体,民警重点揪出“养老诈骗”的幌子、“冒充亲属借钱”的伎俩,用身边案例敲醒警钟;面对年轻人,则聚焦“网络刷单”的隐蔽陷阱、“网贷”背后的连环圈套,手把手教大家识别:“但凡陌生来电说你涉嫌犯罪,要转钱到‘安全账户’,那绝对是骗局!”现场,民警还耐心指导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一遍遍叮嘱大家:陌生信息别轻信,不明链接莫点击,银行卡信息不外泄,遇着可疑情况先找家人商量,或者直接报警。

  进商铺,护航经营“小生意”。与此同时,民警逐户走进商业街的店铺、临街的商户,针对经营者最关心的“收款码被悄悄调包”“虚假订单骗走货物”“冒充品牌方索要加盟费”等常见骗局,现场还原诈骗分子的伎俩:“您看这张伪造的付款截图,骗子嘴上催着发货,转头就带着钱款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反复叮嘱商户们:“收款一定要核实实时到账,订单信息多渠道确认,遇到大额转账务必核对清楚。”

  进景区,游玩反诈“双守护”。虽已进入金秋,但各景区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在这里,民警化身“旅游反诈护航员”,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他们通过以案释法、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把“关闭抖音会员”“虚假电商服务”“虚假理财”“冒充公检法”等常见骗局拆解得明明白白,还结合景区特点特意提醒大家:“那些‘中奖免费游玩’的好事,十有八九是陷阱,陌生链接千万别点!”一番细致讲解下来,让游客们在饱览美景的同时,把“不听、不信、不转账”的防骗口诀牢牢刻在心里,真正实现了“游玩赏景+防骗安心”两不误。

  进牧区,守护牧民“钱袋子”。考虑到牧区地域辽阔、牧民居住分散的特点,民警特意深入广袤的草场和牧民定居点。他们针对牧民常遇到的“虚假畜牧投资”“冒充收购商设套”“牛羊交易藏猫腻”等骗局,用牧民听得懂的家常话,一个个拆解案例:“就像有些自称高价收购牛羊的,等你真要交易了,转头就找各种借口压价、拖着不给钱,这种骗局千万别信!”民警反复提醒大家,别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还手把手教牧民们下载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帮着设置好来电预警。

  秋意渐浓,守护不止。沙湾公安以责任与牵挂,将反诈宣传融入群众生活场景,与社会各界联动筑牢反诈防线。共同守护劳动成果,让这个金秋只有喜悦,无诈骗“意外”。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