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喜娟:扎根乡野校园 点亮科学之光
十年扎根乡镇小学科学讲台,从课堂实验到生活关怀,阜康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滋泥泉子分校教师马喜娟不仅传授知识,更以爱育人,用科学的教育智慧引领孩子们在探索世界中成长,以执着坚守诠释了基层教育的本真意义。
在阜康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滋泥泉子分校的实验室里,常常能看到这样一幕,科学教师马喜娟俯身指导学生调试显微镜,孩子们细致观察生物切片,不时发出对微观世界的惊叹。这样的场景,在马喜娟十年乡镇教学生涯中,早已成为常态。从课堂实验到户外探索,从知识传授到心灵关怀,她以科学为钥,为乡村孩子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用执着与热爱诠释着基层教育的本真。
“马老师的科学课就像一场奇妙的探险!”提起马喜娟,学生张雅芝眼里满是期待。在马喜娟的课堂上,没有枯燥的理论灌输,废旧纸箱能变成“生态观察箱”,路边的花草是“植物标本原材料”。“哪怕实验失败了,马老师也会陪着我们找原因,慢慢就不怕尝试了。”张雅芝的话,表达出了不少学生对科学课的喜爱。
阜康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滋泥泉子分校教师马晓骞说:“马喜娟老师把科学教学和班级管理深度融合,无论是‘科学小组’的管理模式,还是用身边材料设计的趣味实验,都体现了她对教育的钻研和对学生的用心。这种将学科特点与育人目标相结合的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探索精神,为我们学校的教学创新树立了好榜样。”
在马喜娟看来,乡镇孩子对自然的亲近感,正是学习科学的独特优势。作为班主任,她常常把科学课堂“搬”到户外,春日带学生观察树木抽芽,记录不同树种的叶片形态;秋日教大家拓印树皮纹理,分辨草丛中的昆虫种类;就连校园角落的小菜园,也成了“植物生长实验田”。“让孩子们亲手摸一摸、看一看,比课本上的图片更有说服力。”马喜娟说,她始终坚信,“只要用心挖掘身边的资源,就能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这份对科学教育的钻研,不仅让学生受益,也带动了身边的同事。“马老师从不藏私,她会把实验设计思路、班级管理技巧一一分享给我们。”青年教师韩毅回忆,刚入职时他总觉得“乡镇孩子学科学难”,是马喜娟带着他一起设计趣味实验、梳理教学难点,“现在学生上科学课积极性特别高,我也更有底气了”。
在学校教务主任丁俊清眼中,马喜娟是学科教研的“领头人”。她会主动整理教学心得,形成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南;遇到青年教师备课,她会陪着打磨方案、准备多套实验器材,出现问题及时制定应对办法。“有她在,不少老师少走了很多弯路。” 丁俊清说,在马喜娟的带动下,学校科学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多位教师在各级教学比赛中斩获佳绩。
“乡镇孩子同样需要科学的滋养,我想做那个点燃他们好奇心的人。”十年教坛耕耘,马喜娟始终记得初登讲台时的初心。如今,她依然每天穿梭在实验室与教室之间,带领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探索未知。她说,会继续探索科学教学的新方法,“希望能帮孩子们成长为有好奇心、有探索欲、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十年寒来暑往,马喜娟始终秉持着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理念,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她的坚守,如同田埂上的守望者,静静等待着一颗颗科学种子破土而出,绽放出属于乡村教育的别样光彩。(薛晓彤 李永旭 孜克日拉·吐尔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