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党员中心户“点亮”基层治理
在和静县乃门莫敦镇,一群特殊的“党员中心户”正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扎根群众、主动作为,在矛盾调解、政策宣讲、民情收集、便民服务等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以“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化身“调解员”,巧解邻里“心头结”
“多亏了马志刚,我们俩这点小事总算解决了,以后还是好邻居!”近日,辖区居民因人行道停车位问题产生争执,党员中心户马志刚得知后第一时间主动上门调解。他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用“情”拉近距离、用“理”化解对立、用“法”明确边界,最终使双方放下分歧、互谅互让,成功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马志刚还把自己经营的商铺打造成“政策宣讲微阵地”,利用居民吃饭间隙,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和贴近生活的实例,向群众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书面语”变成“家常话”,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政策知晓度。
当好“勤务员”,架起干群“连心桥”
党员中心户艾买尔江・木沙的微信里有一个专门的“民情收集群”,居民遇到问题都会在群里反馈。收到居民反映的环境卫生问题后,他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并反馈给社区党组织,协助对接环卫力量,当天下午就解决了问题。
作为群众的“贴心人”,艾买尔江・木沙主动为老年人、残疾人群体提供医保费代缴等“跑腿代办”服务,最大限度减少群众奔波。他还定期走访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送去生活物资,帮助解决日常难题,用日复一日的陪伴与照顾,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争做“技能匠”,破解群众“急难愁”
在包尔尕扎村,提到党员中心户海龙,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作为一名掌握电焊、电器维修技能的党员,海龙将自家小院打造成“免费维修服务点”,无论村民遇到农机具故障、家电损坏,只要找到他,他从不推辞。
海龙坚持每周入户走访,随身携带的“民情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诉求。对于能当场解决的问题,他立刻动手;需要协调处理的,他及时反馈给村党支部并跟踪推动解决。在辖区环境卫生整治中,他主动带头清理路边杂物,动员村民参与,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在乃门莫敦镇,这样的党员中心户还有很多。他们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以“面对面”的沟通、“心贴心”的服务,在收集民情、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发光发热,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维护乡镇和谐稳定注入了强劲动力。
乃门莫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党员中心户培育工作,完善服务机制,让更多党员中心户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群众身边的“暖心人”,持续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宋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