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电绘“千里画廊”新图景

电绘“千里画廊”新图景

2025-09-16 19:59:23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16日电(郭玉佳)“快看,云海就在脚下!”9月15日,喀纳斯景区观鱼台旁,游客的惊叹声此起彼伏。电动区间车平稳穿梭于青绿山水间,载着游客登高揽胜,昔日燃油车的轰鸣与尾气早已消散;禾木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内,索道系统全程由清洁电力驱动,大型造雪设备也接入稳定绿电,在雪山草原间勾勒出“零碳”画卷——这是阿勒泰地区旅游电力升级的寻常一幕,更是新疆电力赋能边疆文旅跨越发展的生动注脚。

穿越高山草原的110千伏月云线。(努尔别克 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尤其是近十年,阿勒泰依托“千里画廊”生态旅游定位,在电网的强力支撑下,实现了从“马蹄踏雪送电难”的边陲之地,到“冰雪经济电力足”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华丽蜕变。

  电网筑基:筑牢景区发展“动力底座”

  “数据一切正常,温度、负荷都在安全区间。”9月2日,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喀纳斯供电所工作人员在景区智慧调度中心巡查,目光紧盯屏幕上实时跳动的参数。透过大屏,景区智慧系统正闪烁着绿色游览舒适度提示,背后是坚强电力保障体系的默默守护。

  喀纳斯景区智慧调度中心的巨幅电子屏上,景区全貌、门票销售、车辆调度、人流分布等数据实时切换、流畅运转。凭借智能化改造,景区已成功承接534万人次年游客量,高峰期单日接待量突破5万人。这一“最强大脑”的高效运转,离不开电网的坚实托举。

  阿勒泰的美景多藏于深山草原,部分景区偏远的地理位置,曾让电力基础设施成为发展“拦路虎”。为破解这一难题,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地方政府与旅游企业,推动电网建设与旅游开发同频共振。自2020年起,公司累计投资2.2亿元,完成喀纳斯、禾木、可可托海等核心景区配电网改造,新建0.4千伏及以上线路221.198千米,加装630千伏安箱变83台、环网柜83座、电缆分支箱204只。改造后,景区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4%,电压合格率达99.858%,让游客在沉醉古村落原始风貌的同时,尽享稳定便捷的电力服务。

  更智能、更坚韧的电网仍在延伸。2025年,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将为景区加固33基铁塔,异址新建35千伏喀纳斯变电站(新增主变容量20兆伏安),同步部署27台5G自愈环网柜、应急电源接入点及电采暖柔性调控系统,实现毫秒级故障隔离与负荷精准控制,为景区发展再添“电力底气”。

  绿电赋能:勾勒零碳旅游“生态画卷”

  绿色是阿勒泰的发展底色,电网则成为汇聚绿色动能的核心平台。“自驾畅游千里画廊,充电桩就在风景里!”来自广东的游客王先生,在富蕴县可可托海景区停车场充电站为爱车补能时感慨。这座由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建成的充电站,配备10台120千瓦直流快充桩,已成为“可可托海—阿勒泰”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补给站。

  面对全域旅游蓬勃兴起与自驾游快速增长,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加速推进充电桩建设。目前,阿勒泰地区已建成投运充电桩746个,实现所有4A级以上景区、重点交通枢纽及旅游乡镇全覆盖,彻底打消游客的“里程焦虑”。

  在能源供给端,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围绕核心景区推进高可靠性示范供电区建设,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柔性互联装置相继落地,确保风电、光伏等本地清洁能源“发得出、送得稳、用得好”。截至目前,阿勒泰电网新能源装机占比已突破70%,2023年以来累计完成绿电交易2.3亿千瓦时、绿证交易44.19万张。

  在消费端,“绿电+”生态圈加速成型:累计为180户工业企业及公共机构提供现场能效诊断,助力降低用能成本、打造低碳标签;推动“电采暖”覆盖景区服务设施与周边牧家乐;富蕴县宝石加工企业引入电熔炉技术,让“绿色矿业”与旅游商品产业相得益彰。一条覆盖能源供给、设施运营、终端消费的全链条零碳旅游生态,正在阿勒泰逐步形成。

  智慧运维:守护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夜幕降临,白哈巴村“远方的家”民宿亮起暖灯,全电化厨房里飘出手抓饭的香气。“以前靠柴油发电机,电压不稳还吵得很,现在电灶随时开火,客人再多也不怕!”民宿老板张国强的笑容里满是满足。2024年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后,白哈巴村成了旅游打卡地,两年间民宿从50余家增至400余家,客房达2800间,最大用电负荷攀升至6124.75千瓦。

  为应对景区负荷井喷,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通过精准负荷预测、设备特巡、配电网数智化改造等措施保障供电。“我们运用配网微应用系统分析旺季用电情况,提前部署台区储能、分散式电采暖柔性控制,缓解线路与台区压力;同时通过配网自动化改造、馈线自动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国网阿勒泰供电公司配网管理部负责人介绍。

  服务也随旅游热度同步升级。用电高峰时,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供电所所长赛力别克带队走访民宿,检测线路设备、规划厨房布线、讲解安全用电知识;每年6月至10月旅游旺季,公司成立景区保供柔性小组,建立“客户经理+项目经理”一站式报装服务机制,高效推进可可托海滑雪场、吉克普林滑雪场、阿禾公路等用电项目;深化“互联网+电力服务”,实现电费缴纳、故障报修“指尖办理”,目前景区智能电表覆盖率达100%,用户可实时查询用电信息。

  从牧区毡房里稳定运行的电采暖、牧家乐中便捷的电气化厨具,到星空下永不落幕的景区灯光秀与电子音乐节;从过去冬季取暖依赖燃煤、用电“看天吃饭”,到如今四季电力充足、游客“来了不想走”,电力的变迁正让阿勒泰的“千里画廊”既有生态颜值,更有发展质感。当喀纳斯星空与电网灯火交相辉映,当古老牧歌融入智能电表的滴答声,每一度电都在书写绿色发展与民生温情的双赢篇章,这光亮,正持续照亮更多人的诗与远方。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