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纳孜库姆》 阜康人看嗨了
华灯初上,阜康市瑶池天街夜色渐浓。9月13日,“瑶池天街霓裳收官夜 前夜”活动现场,国家级非遗项目《纳孜库姆》舞蹈团队以极具感染力的舞姿,为阜康各族群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也为即将到来的霓裳收官夜积攒了超高人气,成为当晚活动最受瞩目的亮点之一。
当日傍晚,瑶池天街灯光璀璨,欢快的旋律一响起便迅速聚拢了人群,《纳孜库姆》表演应声开场。舞者身着特色服饰,两膝微屈、上身松弛,以标志性的“单步走”踏出灵动节奏,时而俏皮动肩,时而模仿各色人物神态,一举一动都透着亲切与幽默。搓线、绱鞋、和面、拉面,这些源自劳动生活的场景被夸张风趣地演绎出来,再搭配利落的蹲跳、跳转等技巧动作,瞬间点燃全场氛围。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定格精彩,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将现场热度一次次推向高潮。
“第一次在现场看《纳孜库姆》,太震撼了!”阜康市民依丽米热 夏衣尔难掩激动,“表演者身上的活泼与乐观扑面而来,这份热情特别有感染力。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到非遗文化,感觉特别珍贵。”“之前就听过《纳孜库姆》的名气,今天亲眼所见才懂它的魅力!”市民牟小燕笑着说,舞者的表演让人忍不住想跟着律动起身,“真希望这样的非遗演出能常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风采。”
《纳孜库姆》起源于吐鲁番,在鄯善、托克逊、哈密等地区广泛流传,既是“十二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拥有独立完整的表演体系。承载着悠远的历史记忆,更以健康吉祥的文化寓意打动人心。2014年,凭借“立足原味、突出特色”的传承改编理念,这门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已是婚礼、节庆等场合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
“《纳孜库姆》的核心就是诙谐欢乐,弓背、搞怪这些动作都是它的特色。”表演者马骞说,“大家的喜爱就是我们传承的动力,希望这门非遗能在交流中走得更远。”
此次《纳孜库姆》亮相阜康市瑶池天街,不仅让阜康群众近距离感受了非遗舞蹈的独特魅力,更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也将成为两地非遗传承的新起点,推动更多传统文化在交流中焕发新生。(王仁静 李永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