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九运街镇:稻浪染金秋 新米抢“鲜”上市!

九运街镇:稻浪染金秋 新米抢“鲜”上市!

2025-09-16 21:57:26 来源:中新网新疆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9月15日,在九运街镇黄土梁中心村的田野上,55亩水稻连成一片金色海洋,微风拂过,稻穗摇曳,阵阵稻香沁人心脾。两台联合收割机轰鸣作响,在田间来回穿梭,割稻、脱粒一气呵成,短短时间内,沉甸甸的稻穗便化作满仓谷粒。田埂边,种植户们忙着搬运、装车,汗水浸湿了衣衫,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选种的全是‘长粒香’优质稻种,实测亩产突破600公斤,比往年还高!”种植大户胡文俊一边调度农活,一边难掩兴奋,“今年天公作美,雨水充足、光照充沛,稻粒长得既饱满又紧实。有了这两台收割机连轴转,今天一天就能把55亩稻子收完,既省时间又省力气,比以前人工收割轻松太多了!”

  丰收的喜悦背后,是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今年,当地创新实现了水稻收割、烘干、加工“无缝衔接”。刚从田间收割的稻谷,立即被运往九运村大晒场的烘干设备进行处理,最大程度锁住新米的原香与营养。烘干后的稻谷随即进入加工生产线,真正做到“当天收割、当天加工、当天上市”,让市民第一时间尝到了带着泥土芬芳的新米。

  作为九运街镇的特色农产品,黄土梁水稻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镇里把水稻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抓手,探索出“水稻+水产养殖”的生态种植模式。水稻田里养殖鱼虾,鱼虾粪便为水稻提供养分,形成良性生态循环。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水稻产业不仅让群众的‘粮袋子’更充实,更让大家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九运街镇副镇长杨子云说。从精选良种到科学种植,从田间管理到加工销售,黄土梁中心村的水稻产业正一步步走向标准化、现代化。

  如今,新米的清香飘遍街巷,不仅承载着种植户一年的辛勤付出,更传递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丰收的故事仍在继续,幸福的滋味在每一粒饱满的谷粒中静静流淌。(苏豫)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