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吴小玲:32载扎根地区二中 用坚守与热爱浇灌教育之花

吴小玲:32载扎根地区二中 用坚守与热爱浇灌教育之花

2025-09-16 23:12:44 来源:中新网新疆

  “从踏入和田地区第二中学的那天起,我就把自己的根扎在了这里。”这是吴小玲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从二中毕业又返校任教的学子,自1993年入职至今,她已在这里默默耕耘32个春秋。这份“从这里出发,回这里坚守”的深厚情缘,让二中不仅是她的工作场所,更成为承载青春记忆与教育理想的精神家园。32年间,她与二中同成长、共奋进,从青涩的教育新人蜕变为肩负学校发展重任的“领航者”,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回忆起刚入职时的场景,吴小玲依旧记忆犹新:“一到二中,就被老师们互帮互助、潜心育人的热情深深打动,瞬间找到了归属感,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在她的教育理念里,教育从来不只是知识的单向传递,更是心灵与心灵的温暖沟通。

吴小玲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阿的拉 摄吴小玲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阿的拉 摄

  担任班主任期间,吴小玲既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更格外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课余时间里,她常常和学生促膝长谈,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帮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难题,成为学生眼中“温柔又靠谱”的好老师。

  在深耕教学一线的同时,吴小玲还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助力年轻教师成长。32年教学生涯中,她带过不少年轻徒弟,郭亚莉便是其中之一。“刚上讲台时,我特别手足无措,哪怕备课再充分,也怕遇到突发问题。多亏了吴书记的悉心引领和指导,我才一步步学会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慢慢站稳了讲台。”郭亚莉的话语里,满是对吴小玲的感激。

  和田二中的发展,离不开援疆力量的助力,吴小玲也在这股力量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管理能力。如今的二中,拥有190名本地教职工、30名天津援疆教师及16名北疆支教教师,多元融合的师资队伍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实根基。更令人动容的是,像吴小玲这样“毕业返校任教”的教师已形成一股暖流,他们带着对母校的眷恋,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化为滋养新一代学子的教育养分。

  “每次看到年轻教师接过教育的接力棒,我总能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也更加确信,教育的火种会这样一代代传递下去。”吴小玲说。

吴小玲与年轻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阿的拉 摄吴小玲与年轻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阿的拉 摄

  “一批批北京、天津、安徽援疆教师来到和田,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也找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向。”与援疆教师的频繁交流,让吴小玲深刻认识到,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融入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学会生活。

  办学条件的变化,同样是和田二中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援疆资金的支持下,2013年8月,学校搬迁至天津援建的新校区,校园面积从原来的69亩扩展到210亩。当年9月,高一新生踏入新校园,红白相间的崭新教学楼、标准化的田径运动场,与老校区斑驳的墙壁、狭小的操场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年,学校的变化持续升级,朗诵亭、VR思政教室、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等设施相继建成,让校园既充满科技感,又饱含人文温度。如今,智慧校园设施日益完善,为学生打造了优质多元的学习环境。

在“校领导有约”环节,吴小玲与学生交流收集意见建议。阿的拉 摄在“校领导有约”环节,吴小玲与学生交流收集意见建议。阿的拉 摄

  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吴小玲的角色也在不断转变。从班主任到团委书记,再到教导室主任、副校长,直至如今的党委书记。每一次角色的转变,对她而言都是新的挑战,更是新的成长。

  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一封来信的温暖,始终被吴小玲珍藏在心底。去年9月,高二分班后,一名学生将自己的困惑写成信投进“书记信箱”,信中写道:“进入高二,感觉像被按下了快进键,课堂上的解题压力、课后的补漏任务、每月的考试成绩,让我特别迷茫,总担心自己‘不属于这里’‘跟不上进度’。”

  在学生座谈会上,吴小玲特意提及了这封信。她读懂了字里行间的焦虑,学生踏入新环境后急于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像在空白试卷上慌张答题,生怕出错。她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圆,轻声对学生们说:“这个小圆,代表着你们此刻的困惑与压力,它看起来好像占满了整个世界;旁边的大圆,是你们未来三年将要拥有的成长、友谊与无限可能。你们觉得小圆大,只是因为此刻正站在它的中心。”

吴小玲与学生谈心谈话。阿的拉 摄吴小玲与学生谈心谈话。阿的拉 摄

  吴小玲告诉学生:“给自己一点时间,不需要立刻融入新环境,而是要允许自己暂时‘不在状态’。真正的归属感,从不是靠勉强迎合得来的。所有你们仰望的人,都曾从‘迷茫’开始,他们迈出的第一步,叫做‘允许自己陌生’。”

  这段经历,让吴小玲更加笃定教育的初心:“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不止于知识传递与技能培养,更在于关怀学生的全面成长。”教育的核心是“人”,是那些既有着强烈求知渴望,也会面临情感困惑的鲜活心灵。因此,她在工作中既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更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情感需求与人格发展,愿以耐心倾听每一个声音,以同理心理解每一份困惑,以智慧引导每一次成长,让学生在安全、信任的环境中释放潜能,走向有温度、有责任感的人生。

吴小玲参与教学活动。阿的拉 摄b吴小玲参与教学活动。阿的拉 摄

  作为学校党委书记,吴小玲心中有着清晰的教育愿景,让和田二中成为一所有着未来视野的学校,培养更多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综合性人才,让他们成为美好未来的创造者。而实现这一愿景的关键,在于完善“厚德课程体系”。

  “我们希望通过厚德课程,为学生提供释放情绪的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成长中学会担当。”吴小玲介绍,该课程体系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还融入了德育、美育、体育等多元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32年风雨兼程,32年初心不改。吴小玲把自己最美的年华,都献给了和田的基础教育事业,献给了她深爱的和田二中。如今,她依旧怀揣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她将继续带领全体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培养优秀人才、推动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阿的拉·阿不都外力 宋俞霖)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