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团城:从“鸽子巷”到文旅新地标
在新疆的南部,和田市的中心区域,有一处独特的存在——和田团城。和田团城位于和田市纳尔巴格街道,地处中心区域,因其地理布局呈中心发散状,街巷周边环绕而被当地人称为“团城”,也寓意“团结之城”。它不仅是城市的“会客厅”,更承载着一段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生动叙事。

9月16日,走进团城,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红红火火的喜庆氛围。各店铺门口整齐插着鲜艳的国旗,“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海报与彩色彩旗相映成趣,将节日的热闹感拉满。游客们或举着相机在特色民居前拍照打卡,或走进手工地毯店、铜器作坊挑选纪念品,每一处都透着鲜活的烟火气,热闹非凡。但谁能想到,曾经的它叫“鸽子巷”,是破旧、脏乱的代名词。
昔日“鸽子巷” 今朝团城新貌
过去,鸽子巷紧邻大巴扎,是售卖鸽子等家禽商户聚集的地方,因而被称为“鸽子巷”。房屋多以夯土、砖木结构为主,年代久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滞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句被当时居民常挂着嘴边的调侃,便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破败不堪的房屋,脏乱差的环境,严重制约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城市的整体发展。
2016年,北京市投入援疆资金1.53亿元,启动和田团城改造工程,改造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涉及3500户居民。改造遵循“一街一规划、一户一设计”的理念,在保留原汁原味的“阿依旺”式建筑风格基础上,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拼花砖墙、木雕门窗、土褐色砖瓦、拱形天窗,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元素,让改造后的团城宛如童话世界,“鸽子巷”迎来了华丽变身。
“以前的‘鸽子巷’哪有这样的热闹!”在团城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居民阿依古丽·买买提语气里满是感慨,“那时候住的是漏雨的土坯房,一到下雨天根本没法走。现在你看,房子刷得亮亮堂堂,到处是国旗和彩旗,每天来玩的游客那么多,我们的日子就像这节日一样,越来越红火!”

团城的蜕变,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更让商户热合麦提江·吾布力的生意迎来新机遇。他的手工铜器店就开在团城主巷,店里摆放的铜壶、铜盘等饰品上,精美的花纹吸引着不少游客驻足。
“2018年团城改造前,我就在‘鸽子巷’摆小摊,风吹日晒不说,一天也卖不了几件。”热合麦提江一边给游客介绍铜器制作工艺,一边笑着说:“现在政府帮我们规划了店铺,还帮我们宣传,加上国庆和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氛围,最近游客特别多,有时候一天能卖出去十几件铜器,收入比以前更多了!”
漫步在如今的团城,葡萄藤架从各具特色的建筑院落里蔓延而出,跨越街巷。原先狭长的“鸽子巴扎”已变身为敞亮的精品店铺,艾德莱斯丝绸、特色美食、玉石果干、工艺文创等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曾经被埋没的资源被充分激活。
文旅融合 激活发展新动能
随着环境的改善,和田团城依托自身丰富的文旅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2020年,和田团城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此后,当地文旅部门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再次推动业态升级。
从艾德莱斯丝绸、和田手工羊毛地毯、和田传统木雕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团城推进“旅游+”融合发展。这里不仅有传统的非遗展示,还引入了新潮的旅拍摄影、音乐餐厅、咖啡店、书吧等休闲娱乐业态。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找寻到和田“老三宝”(艾德莱斯丝绸、手工羊毛地毯、和田玉)与和田“新三宝”(维吾尔医药、肉苁蓉、阿胶),还能品尝到将和田药茶制作技艺与快消品奶茶相融合的新产品——玉都草集四物维茶,深受游客喜爱。

民生改善 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夜幕降临,和田团城又展现出另一番热闹景象。美食文化一条街两旁,夜市美食摊香气弥漫,酸奶粽子、烤全羊、手抓饭、烤包子等特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团城的升级,不仅让这里成为旅游打卡网红地,更让当地的居民尝到了红利。曾经,靠卖鸽子家禽维持生计,收入微薄的居民;如今,他们依托自家房屋,有的开起了民宿,有的经营起餐厅、店铺。
团城人家美食餐厅负责人苏比·买帕洪说:“以前这里条件差,我家被同学嘲笑;现在,我家成了网红餐厅,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营业额能有7000元。”像苏比这样的居民还有很多,他们在团城的发展中,实现了增收致富,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目前,和田团城共有经营户600多家,带动直接就业人数近2000人,涵盖餐饮小吃、酒店民宿、文创产品、旅拍摄影、非遗体验等十余种业态。曾经破旧落后的“鸽子巷”,如今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旅新地标,不仅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展示新疆文化自信与民族团结的重要窗口。
“早就想来和田团城看看,赶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里的氛围太好啦!”来自陕西的游客王芳正和家人一起拍照,她兴奋地说:“之前查资料知道这里以前是‘鸽子巷’,现在完全是不一样的景象——彩色的房子、特色的手工艺品、热闹的节日装饰,每一处都让人惊喜。我已经拍了好多视频发朋友圈,想让更多人看看新疆的好风景、好生活!”

2025年以来,和田市以“烟火团城”为品牌核心,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出夜间演艺、夜间游玩、夜间骑行等一系列活动。凭借在夜间文旅消费方面的突出表现,和田团城景区成功入选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哪怕是旅游淡季,常态化游客依然保持在每天七八千人次。此外,团城还打造了直播基地,开通直播账号,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还能购买到当地特色产品,进一步拓展了旅游消费场景。
从“鸽子巷”到文旅新地标,和田团城的变迁是整个和田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如今的团城,不仅留住了老和田的文化记忆,更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氛围中,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都在诉说着和田的发展故事,也见证着新疆大地七十载砥砺奋进的辉煌历程。(和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闫兆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