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洲十七载 “通信守夜人”:新疆联通吐鲁番市分公司胡志新以坚守筑就畅通防线
在素有 “火洲” 之称的吐鲁番盆地,极端气候是通信保障的“天然考题”—— 冬季零下20℃的严寒冻僵双手,夏季70℃的高温炙烤大地,沙漠里滚烫的沙粒能烫穿鞋底。而新疆联通吐鲁番市分公司的胡志新,已在这片土地上扎根通信维护一线17载,从青涩小伙到沉稳 “老兵”,用一次次逆行抢修、一回回精准保障,书写着 “联通人” 的初心与担当。

沙漠高温战“断点”:40℃下抢通“通信网”
如果说冬天的考验是“冻”,那夏天的挑战就是“烤”。每年7月,吐鲁番化身“火炉”,而胡志新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最需要保障的地方 —— 重大活动现场的应急车顶、景区信号覆盖的关键点位,哪里有通信需求,哪里就有他汗湿的工装。

就在今年8月,库木塔格沙漠景区突发意外,施工中基站光缆被挖断,游客通话、视频分享中断,周边居民日常通信也受影响。胡志新和同事们迅速集结,顶着地表50℃的高温赶赴现场。刚踩进沙漠,滚烫的沙粒就透过鞋底传来灼痛感,厚重的工作服瞬间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结成盐霜。“断点藏在沙层下,得小心挖,别再造成二次故障!” 胡志新一边提醒同事,一边俯身用小铲子清理松软的沙土。
高温让不少人出现头晕、恶心的中暑迹象,大家只能轮流到阴凉处喝口水、擦把汗,转眼又回到岗位。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战,当测试仪器显示“信号满格”时,景区里重新响起游客分享旅途的笑声,周边居民的视频通话也顺利接通。胡志新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看着手机里恢复的信号条,轻声说:“通了就好。”
寒夜驰援 70 公里:冻紫的手熔接出“生命线”
“通信断一秒,客户就可能少一分保障,必须抢时间!” 这是胡志新常挂在嘴边的话。2023 年冬夜的一次抢修,至今仍让同事们印象深刻。凌晨1时许,鄯善县沙尔湖硝石钾肥厂区光缆突然中断,企业生产调度、数据传输瞬间“停摆”。接到故障通知的胡志新,抓起工具箱就往车上冲,带着同事驱车70多公里赶往现场。
抵达时,室外温度已降至零下 20℃,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胡志新跳下车便蹲在光缆断点旁,因手套太厚影响操作,他干脆摘掉手套,裸露的双手很快冻得通红、僵硬。“熔纤要精准到0.1 毫米,一点都不能慌。” 他屏住呼吸,盯着熔接机屏幕,在寒风中稳稳完成熔接操作。三个多小时后,当设备显示“网络恢复正常”时,企业负责人紧紧握住他冻紫的手连声道谢,胡志新才搓了搓僵硬的手指,露出憨厚的笑容。
十七载精进不辍:从“新手”到“老兵”的蜕变
通信技术迭代飞快,胡志新深知“本领跟不上,就守不住通信线”。2008 年刚加入联通时,他对光缆维护一窍不通,便天天跟着老师傅跑现场,把技术要点记在笔记本上,回到宿舍反复琢磨;遇到新材料、新技术,他主动向公司专家请教,在实操中一次次试验调试。

如今,他已成长为业内公认的“维护能手”—— 能凭经验快速定位断点,能精准掌握新型光缆的熔接技巧,更能在极端环境下保持操作稳定。“老胡的手像有‘魔力’,再难熔的接口,到他手里都能一次成。” 同事们这样评价他。而这份“魔力”,背后是他17年里上万次的实操练习,是寒来暑往中从未停下的学习脚步。
十七载春秋,胡志新的足迹遍布吐鲁番的戈壁、绿洲与沙漠。他用双手守护着一条条光缆线路,用坚守诠释着 “人民邮电为人民” 的初心。在这片火洲大地上,像胡志新这样的“通信守护者”还有很多,他们顶着烈日、迎着寒风,筑起了一道永不中断的通信防线,让“联通”二字,成为千家万户心中的“安心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