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人大:“五长进站”架起民生“连心桥”
在新和县,一场场“五长进站”的创新实践正蓬勃展开,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抓手,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大地落地生根,绽放出绚烂之花。
新和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行“五长进站”工作机制,组织“五长”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政府与群众“零距离”沟通。这一举措,为群众打开了表达诉求的大门,也让政府部门能够精准对接民生需求,高效解决实际问题。
一场关系民生的热烈座谈
在依其艾日克镇奥依买里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会正在进行。镇人大代表斯马义·阿巴斯早早来到现场,眼神中满是期待。他通过平时走访村民了解到,部分村水压小,影响群众正常用水,这次得知“五长”要来,特意赶来反映情况。
座谈会上,斯马义·阿巴斯说道:“这片居住的村民越来越多,没有加压设备,特别是早晚用水高峰期水量小,严重影响群众正常用水。” 水利局局长认真听完,一边记录一边回应:“您反映的问题我们会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查看,拿出合理的增压实施方案。”听到这话,亚森·苏布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天,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从村里道路坑洼难行,到灌溉渠水渗漏严重,人大代表们与“五长”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代表们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前期走访调研收集到的民情民意一股脑儿倒出来;“五长”们则依据各自职能,现场答疑解惑,能当场拍板解决的绝不拖延,不能立刻解决的也明确办理时限,承诺跟踪到底。
多方协作解难题
在新和县塔什艾日克镇光明村,村民们被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困扰。部分村级幼儿园、小学合并,学生上下学不方便,大部分家长骑电动车接送,存在安全隐患。在“五长进站”活动中,镇人大代表亚森·苏布尔将这一问题反映出来。
交通运输局局长当场表态:“安全问题是大事,关系着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随后,交通运输局联合教育局、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迅速展开行动。教育部门根据学校整合、学生分布等情况,对全县增设公交线路进行摸排,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新增加12条农村公交线路。如今,繁忙的公交车在一条条农村公路上行驶,村民们再也不用为孩子上下学交通问题发愁,看着开心成长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活动成效显著
自“五长进站”工作开展以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与人大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截至目前,新和县各人大代表联络站已累计开展活动172场次,接待群众5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14条,涵盖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背后,是群众生活的点滴改善,是政府部门履职尽责的生动体现,更是新和县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力见证。
“五长进站”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问题,更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与支持。新和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五长进站”工作机制,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让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群众的“贴心站”、政府的“参谋站”,为新和县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在新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民生答卷。(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