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1.5万尾裸重唇冷水鱼苗“落户”乌苏

1.5万尾裸重唇冷水鱼苗“落户”乌苏

2025-09-17 17:42:28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17日电(张军 吴小未)9月14日,天山脚下的乌苏市吉尔格勒德水库迎来一批特殊“客人”在此“安家落户”。这些“客人”就是1.5万尾裸重唇冷水鱼苗,它们从新源县启程,在恒温冷链的护送下成为水库里的特殊“生态移民”,不仅让乌苏冷水鱼养殖产业迈出关键一步,更让天山北坡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有了看得见的“活图景”。

  当天上午11时30分,“生态优先、建管并重”裸重唇冷水鱼苗增殖放流活动在吉尔格勒德水库上游启动。塔城地区生态环境局乌苏市分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多部门联动,从鱼苗验收、水质适配到投放入水,每一步都透着“科学范儿”。

  新源县普绿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法人马勇强说:“水库水温在13摄氏度,非常适宜这类鱼种的生长,现在我们正对该水库开展增殖放流的现场测试,天气条件也十分适合放流工作。前期我们已经对水库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水质和浮游生物状况均良好,不仅有利于鱼类生长,也对水域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裸重唇鱼属冷水性鱼类,耐寒性强,适应低温清洁水体,多栖息于新疆伊犁河、塔里木河等水系以及中亚部分水域。2004年就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级水生野生重点保护动物,2021年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种群数量稀少,对水温波动、水质优劣、水流状况等要求苛刻,且鱼体本身相对脆弱,在转运、放流过程中,稍有不当,就容易受伤生病甚至死亡,因此需要精心呵护护送。

  此次这批鱼苗从新源县出发,经6小时恒温冷链车全程控温,到水库后又经过3小时“水土适应”,才被工作人员缓缓倒入水中。

  乌苏市吉尔格勒德水利枢纽工程运行管理事业部副经理朱茂勇说:“看到这么多小鱼苗投入水中,心里特别高兴。此次鱼苗投放是乌苏推进‘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生态模式的关键举措。我们将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和生态评估,全力保障这批鱼苗健康成长,真正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活动现场,参与者们还在生态保护倡议横幅上签下名字,达成了“人护水、水养鱼、鱼润生态”的共识。乌苏市还将建立“放流—监测—评估”长效机制,强化多部门协同,科学调控水质水位,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排污行为,让“人人护水库、水库惠人人”成为常态。

  此次增殖放流因何会选在吉尔格勒德水库?答案藏在水库的“先天优势”里。吉尔格勒德水库作为乌苏市重大民生水利工程,建成后不仅补齐了防洪减灾短板,筑牢了城乡供水生命线,还开辟了6106万立方米的水域生态空间。该水库位于天山北坡,海拔高、水质冷冽纯净,非常适合冷水鱼生长。

  乌苏市四棵树河吉尔格勒德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磊说:“此后将连续6年持续进行投放,通过科学投放优质鱼苗,构建基础生态链,让静水环境变身活生态系统。”入水即成景,鱼跃天山醒。这批鱼苗不仅为吉尔格勒德水库增添了新的生命色彩,更是乌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真实写照。乌苏市将继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实举措守护天蓝水清、赋能乡村振兴,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