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畜牧养殖 伽师乡村焕发振兴新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在伽师县畜牧养殖产业正借助科技力量与合作社引领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卧里托格拉克镇龙口村,麦合木提·麦麦提是家喻户晓的致富榜样。曾经,他只是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凭借畜牧养殖,他不仅实现了自身致富,还带领众多乡亲一同走上增收路,他所运营的福展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动范例。
9月15日,记者走进龙口村福展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机器的轰鸣声瞬间传入耳中。合作社员工玉苏依妮·扑拉提正专注地操作着全日粮制备机,将玉米、青贮饲料等原料按照精准配比进行混合搅拌,为合作社的牛羊精心准备“营养餐”。

“这全日粮制备机可是我们养殖的‘大功臣’!”玉苏依妮·扑拉提兴奋地介绍道。该机器能够将多种原料一次性混合成营养均衡的全日粮,通过切割、搅拌、混合等一系列工序,把粗饲料、精饲料、矿物质等按科学比例均匀混合,制成“一口料”。如此一来,牲畜每次采食都能摄入全面营养,有效避免了挑食问题,同时大大减少了饲料浪费,显著提升了饲养效率。“以前四个人喂牛羊得花两个多小时,现在我一个人半小时就能轻松完成,不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拌出来的饲料均匀,牛羊吃了吸收好、长得壮。”
科技助力养殖:规模与效益双提升
走进养殖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在眼前。宽敞的院落里,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分发着饲料,动作娴熟而专注。数百只牛羊膘肥体壮、毛色鲜亮,有的埋头专注地吃着饲草料,咀嚼声此起彼伏;有的慵懒地躺卧在干草上,尽情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还有几只小羊羔相互追逐嬉戏,为合作社增添了几分活泼欢快的氛围。
合作社负责人麦合木提·麦麦提向记者介绍:“目前,合作社拥有500多只羊、100余头牛。我们严格按照科学的养殖方法进行饲养管理,从饲料配比的严格把关,到定期为牛羊接种疫苗,再到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现在合作社有5名固定员工,他们每个月的工资在4000元左右。”
该合作社于2023年正式成立,起初仅有100只羊。在县畜牧部门的精心组织下,麦合木提·麦麦提先后前往喀什、阿克苏等地进行观摩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养殖经验,养殖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最多的时候,合作社羊的数量达到了1000多只。

“刚开始养羊全靠经验,自从去外地学习后才知道,原来喂料、防疫都有很多学问。”麦合木提·麦麦提感慨地说,“现在我们根据季节变化灵活调整饲料配比,定期给牛羊做健康检查,成活率和长势都非常好!”
带动村民致富:共享乡村振兴红利
在麦合木提·麦麦提的积极带动下,不少村民投身养殖业,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依米尔呢萨·阿力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原本,依米尔呢萨·阿力木一家仅靠种地维持生计,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在合作社的热心帮助下,她和丈夫一同进入养殖合作社工作。
“以前我家收入不稳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依米尔呢萨·阿力木一边熟练地配比饲料,一边满脸笑容地说,“去年来到合作社上班,主要负责饲料准备和投喂,每个月我们夫妻俩能拿到7000多元工资。这份活儿不累,还能照顾家里,现在日子比以前踏实多了,心里也更有盼头了。”
如今,伽师县的养殖产业在科技的赋能和合作社的引领下,正蓬勃发展。在政府的持续扶持下,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参与到养殖产业中来,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鼓起了“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伽师大地徐徐展开。(伽师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阿力米热·亚森 潘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