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高效节水润田畴 沙漠边缘绘就农业新画卷

高效节水润田畴 沙漠边缘绘就农业新画卷

2025-09-17 19:07:17 来源:于田县融媒体中心

  在于田县,农田与沙漠治理区正因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深度应用焕发出勃勃生机。从麦田里蜿蜒伸展的“管道灌溉”网络,到沙漠边缘精准高效的“滴灌种植”实践,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成功攻克了传统灌溉方式用水低效的难题,更在农业生产提质、生态治理增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让节水理念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走进于田县科克亚乡英吾斯塘村的玉米种植地,田垄间整齐铺设的滴灌带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滴灌带连接着水源与作物根系,能将水分精准输送到每一株庄稼。过去,于田县农业灌溉多依赖传统方式,农民需提前排队等待水源,浇水时还得全程值守,以防水流浪费或灌溉不均,人力与时间成本居高不下。如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落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种植户只需提供化肥,后续的肥料调配、灌溉等所有环节,均由农业灌溉社会化服务公司全程负责,水肥通过管道直达作物根部,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供给。

  “以前浇地得提前排队,还得守在田边盯着,又费人又耗时。现在省心多了,浇水的事儿全交给公司管,我们啥也不用操心。”于田县科克亚乡英吾斯塘村村民 日杰甫·巴拉提说。

  于田县通过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持续优化农业生产方式。这一举措既降低了农民种植成本,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水资源利用率,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注入强劲动力。如今,高效节水技术已成为于田县农业生产的“好帮手”。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高效节水技术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这里水资源稀缺,农田灌溉难题曾长期困扰农民。而滴灌带的广泛应用,让这一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农民在沙漠边缘的农田铺设滴灌带,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滴灌带不仅减少了水分因蒸发与渗漏造成的浪费,还能根据作物生长需求精准补水,有效保障了沙漠边缘农田的灌溉需求,为农作物稳产高产奠定坚实基础。

  “以前种农作物,最愁的就是浇水。现在用了滴灌带,水用得少了,农作物长得还更好,高效节水技术不仅解决了灌溉难题,还让沙漠边缘的耕地得到更高效利用,进一步拓宽了于田县农业发展的空间。”于田县水利局灌溉管理科科长 艾力·买提卡斯木说。

  借助滴灌带,农民在沙漠中成功种植了沙漠玫瑰、红柳、梭梭等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作物,实现“治沙增绿”与“节水高效”的双重目标。这些作物既能固定沙丘、防止风沙侵袭,又能为当地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

  从农田到沙漠,于田县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破解了水资源利用难题,更推动农业生产与生态治理迈向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注入“水动力”。

  “高效节水技术是于田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生态治理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在粮食种植区推广管道灌溉,能有效解决传统灌溉中人力、时间浪费及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降低农民种植成本,扩大土地面积,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另一方面,在沙漠治理中应用滴灌带,可精准满足植物生长需水,提高幼苗成活率,加快沙漠‘合拢’与绿化进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高效节水技术推广范围,让技术红利更多惠及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为全县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于田县水利局灌溉管理科科长 艾力·买提卡斯木说。(阿依奴尔·艾司卡尔 奴日曼古丽·阿不都热曼)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