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村里的“编外教师团”——新疆油田公司驻村工作队员呵护乡村学生成长小记

村里的“编外教师团”——新疆油田公司驻村工作队员呵护乡村学生成长小记

2025-09-17 22:42:14 来源:中新网新疆

  “老师好,老师好……”

  2023年9月8日,喀什地区泽普县赛力乡古勒巴格村教学点正在户外活动的孩子们,远远望见新疆油田公司驻村工作队员朝这边走来,立即大声问好。随后,整个幼儿班的小朋友一起大声喊“老师好”;这边喊声刚落,那边低年级的小学生也不约而同地喊着“老师好”,有的小学生喊完一遍又喊一遍。孩子们问好的声音一时间在校园里此起彼伏。

2023年7月,新疆油田公司驻泽普县赛力乡古勒巴格村工作队员与孩子们一同奔跑玩耍。新疆石油报记者 张昀 摄2023年7月,新疆油田公司驻泽普县赛力乡古勒巴格村工作队员与孩子们一同奔跑玩耍。新疆石油报记者 张昀 摄

  驻村队员怎么成了受孩子们欢迎的“老师”?原来,2023年年3月,队员们在该村的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古勒巴格村集中教学点的幼儿园和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孩子,加起来约有160名,很多孩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不高。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比较紧张,没法开办辅导课。

  新疆油田公司驻古勒巴格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库尔班江·阿合卖提江进一步的询问后得知,村里不少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平时只有老人代管,影响读写能力提高。“有的孩子语文考试成绩只能得个位数。”他说。

新疆油田公司驻泽普县库其村工作队员(中)手把手教村里的孩子打乒乓球。新疆石油报记者 张昀 摄新疆油田公司驻泽普县库其村工作队员(中)手把手教村里的孩子打乒乓球。新疆石油报记者 张昀 摄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工作队决定将全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不高的20余名学生召集起来,开展“红领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小课堂,在放学后,对孩子们进行统一辅导。

  “每周一至周五晚上20时30分至23时30分,我们工作队员轮流兼职当老师,采取因材施教、趣味教学等方式,对孩子们进行语文和数学作业辅导。”库尔班江·阿合卖提江说。

  艾尔肯·努尔艾合麦提是一名一年级的学生,在2023年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语文分数从最低的5分提高到43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后来,听说村里有了可以提高孩子成绩的小课堂,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过来,上课人数比计划的超出了一倍多。

  当年7月,乡里放暑假的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和初中生都回到了村里,这让工作队的辅导难度陡然加大。

  为了壮大“兼职老师”的队伍,工作队与村里的8名返乡大学生进行商量,希望他们能够加入到“红领巾”小课堂的教学中。作为政府“阳光助学金”“雨露计划”以及新疆油田“爱心一元捐”活动的受益者,这些大学生都欣然应允。

中国石油与新疆青基会共建的新疆希望小学足球季项目让更多疆内乡村学生拥有足球梦想的舞台。新疆石油报记者 张昀 摄中国石油与新疆青基会共建的新疆希望小学足球季项目让更多疆内乡村学生拥有足球梦想的舞台。新疆石油报记者 张昀 摄

  在2022年考上苏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阿里木江·图尔贡,主动承担起初三学生多个课程的综合辅导。他表示,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村里多一些孩子考上高中,考上大学,让自己的暑期实践更有意义。

  “我们的工作队员挤出时间走进校园,是因为教育是第一位的,孩子们是明天的希望。”库尔班江·阿合卖提江说。

  “老师好,老师再见……”清脆的声音再次从校园里传出,在整个古勒巴格村的上空久久回荡。(许洁 谷胜)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