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104名民族团结模范赴京种下“同心种” 跨越山海感党恩!
“北京行,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作为和田市民族团结模范代表,以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为家乡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9月18日,参加“2025年和田市民族团结模范赴京交流项目”的和田市104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结束行程,满怀激情与收获返回新疆。此次活动是一次跨越山海的文化之旅、团结之旅,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为各族群众搭建起增进了解、深化友谊的坚实桥梁。

在为期14天的行程中,和田市104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沿着历史与红色文化的脉络,深度感受祖国的魅力。在北京,他们漫步故宫红墙,触摸千年历史的厚重;登上居庸关长城,领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聆听峥嵘岁月里的英雄故事。在河北,西柏坡纪念馆中泛黄的手稿、狼牙山五壮士陈列馆里壮烈的事迹,无不令各族群众热泪盈眶。每一次驻足、每一场交流,都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中,“团结一心 共同奋斗”是永恒的精神密码。
今年30岁的阿不力克木·吾普尔是一名致富带头人。他说,这次学习之旅,感触最深的是参加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特别激动,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感恩党,带领我们走向了美好新时代!”阿不力克木·吾普尔说。
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模范代表阿不力孜·艾力说:“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一定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学习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脚踏实地为村里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
52岁的买热木尼沙·吐送虽然体力不如年轻人,但还是坚持登上了长城的“好汉坡”。“我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一个就是登长城。这次两个梦想都实现了,我这辈子没遗憾了!”她自豪地说道。
学习期间,代表团专程前往中央民族大学进行专题学习,代表团聆听了著名学者蒋爱花教授主讲的《宅兹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建构》专题讲座。蒋教授以“何以中国”为切入点,通过考古实证与文献互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历程,以及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特质。在蒙藏学校旧址,代表们参观“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主题展,深刻感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结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更点燃了心中的爱国热情,增长了见识,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真心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开阔眼界。”和田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吾尔克孜•玉素甫说道。
和田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阿衣奴日·阿地里说:“我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回来后给家乡各族群众好好讲讲,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引领者,为家乡和田的发展与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暑期,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的大力支持,和田市组织全市210名各族群众中优秀代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赴北京、天津等地考察学习,感受祖国的繁荣和发展。作为和田市“文化大使”“交流大使”和“形象大使”,210名优秀模范向外界充分展示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向党的真挚情怀和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他们时时处处宣传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新疆团结巩固的民族关系、宜业宜居的生态环境以及和谐幸福的百姓生活。
此次带队总领队、中共和田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副书记薛奇在总结此次活动时说:“开展这次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体验祖国的发展成就和多元文化,大家亲眼看到了祖国的强大,从内心深处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这次活动是北京援疆提供的宝贵机会,我们的群众可以在这场‘行走的思政课’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坚定了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跟决心,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
此次活动的圆满结束,为和田市群众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也为民族团结注入了新的活力。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各族基层群众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家乡建设,让民族团结的温暖故事在和田不断续写,让交往交流交融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共同绘就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美好画卷。(和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旭庆 古丽米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