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和田地区税务局:税惠“润苗” 千年非遗破土“新生”

和田地区税务局:税惠“润苗” 千年非遗破土“新生”

2025-09-18 20:18:05 来源:中新网新疆

  新疆和田,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传承与创新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和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迎来新机遇。国家税务总局和田地区税务局紧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周期长、创新难度大、市场主体分散等特点,坚持精准施策与优化服务“双轮驱动”,深入贯彻“文化润疆”战略,确保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如“甘霖”般精准滴灌至每一户非遗企业和每一位传承人,为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活态传承与可持续产业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税收动力,助力古老技艺在新时代浪潮中破土新生。

  精准“画像” 传统技艺跨越转型难关

  非遗领域多呈现“小微化”“家庭式”“作坊型”运营状态,普遍面临财务管理薄弱、税务合规意识不强、政策理解能力有限等现实困境。和田地区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创新构建“企业-项目-传承人”三维立体识别体系,实现分级分类、精准“画像”,为每一户非遗主体建立“一户一档”动态成长档案。通过电子税务局、“企微税”互动平台、税收人员上门服务等多种渠道,推动“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确保税惠红利精准直达、快享无忧。

  和田市吉亚丽人艾德莱斯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吐尔艾力·买苏木深有感触:“税务干部不仅定期上门讲解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等政策,还手把手辅导数电票开具和纳税申报流程。今年上半年,我们累计享受减免税近5万元。利用这笔资金,我们购置了新式织机和天然染料,提升了艾德莱斯绸的品质和色泽,也进一步打响了品牌影响力。”

  作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工艺,艾德莱斯绸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后的手工业”。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推进“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文化遗产与当代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和田市吉亚丽人艾德莱斯绸专业合作社以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为核心,成功构建“传统技艺体验+现代产品设计”一体化旅游观光体系。

  “自企业成立以来,税务部门始终给予大力支持,干部定期上门走访,详细讲解小微企业增值税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还辅导我们通过电子税务局在线开具发票。”合作社负责人、艾德莱斯绸第八代传承人吐尔艾力·买苏木表示,“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企业不断推进工艺创新,将传统纹样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开发出艾德莱斯布匹、围巾、帽子、鞋履、领带、钱包等二十余类产品,并延伸至文创领域,推出丝巾、手提包等创新商品。”

  风险“预审” 助力非遗产业行稳致远

  面对非遗企业类型多元、发展阶段差异大的实际情况,和田地区税务局抽调业务骨干成立“非遗税务服务专班”,针对艾德莱斯绸、桑皮纸、木雕、药茶、民族歌舞等不同门类项目,量身定制“政策礼包”和“税收风险提示清单”,采取“线上精准推送+线下入户讲解”双线联动模式,开展滴灌式政策辅导和实操培训,重点破解发票使用、纳税申报、优惠办理等高频率、易出错问题,切实帮助企业降低办税成本、远离税收风险。

  国家级非遗项目——和田药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买提哈斯木·芒力克表示:“自公司成立以来,税务部门就一直陪伴我们成长,第一时间推送适合我们的政策,还主动帮助排查纠正申报中的疏漏。近三年,我们累计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和增值税减免超2万元。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工艺研发和新产品推广,税惠政策的坚实支持让我们敢于创新、勇于拓展。”

  为确保税收优惠政策在享受环节“不漏不错、应享尽享”,和田地区税务局积极构建“事前预审、事中审核、事后抽检”三位一体动态风控机制。事前主动对接企业,开展资格认定与备案资料辅导预审;事中强化优惠申报数据逻辑校验与风险扫描,防止误享错享;事后按比例抽样复核,对应享未享、享受不当等情况及时提示纠正,实现政策落实准、快、稳。

  在一系列机制保障下,越来越多非遗企业逐步实现从“被动缴税”到“主动享惠”、从“流程模糊”到“操作规范”的转变,内部治理水平和税收合规意识显著增强。

  赋能“出圈” 千年非遗走入现代消费

  面对非遗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新需求,和田地区税务局不断延伸服务链条,主动联合文旅部门、电商平台、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共同举办“非遗消夏购物月”税政专场宣讲活动,聚焦非遗直播带货、线上市集、跨境销售等新业态中突出的电子发票开具、跨区域涉税事项处理、平台经济税收政策适用等难题,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相关市场主体提供专业税收解决方案,助力非遗产品“触网上云”、开拓市场。

  非遗手工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非遗,核桃木雕刻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阿力木·艾则孜借助线上直播方式,积极推广非遗文化并销售相关产品。阿力木·艾则孜表示:“直播模式大大拓宽了产品的销路,但在税务优惠政策的具体适用方面,我们一度有些困惑。幸亏税务部门及时上门,耐心答疑解惑,尤其在直播销售收入确认和电子发票开具等环节提供了清晰指导,让我们经营更合规、更有底气,也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木雕技艺本身,推动传统工艺持续传承。”

  文化与税收,一柔一刚、相得益彰,共同见证并参与着一方水土的经济活力与文化传承。下一步,和田地区税务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持续完善“税务+”部门协作机制,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和兑现效率,紧密关注非遗产业化、融合化进程中涌现的新型税收问题,加强政策储备与服务创新,切实为非遗企业纾困解难、赋能续航,让税惠春风吹拂非遗之路,助力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生生不息,在发展中熠熠生辉。

【编辑:程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