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25年前,新疆“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阿迪力·吾守尔成功挑战三峡夔门后,“达瓦孜”技艺逐渐被世人知晓。2006年“达瓦孜”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千年的民间绝技,开始被中国政府保护和支持。
【解说】在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的达瓦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下称:非遗传承中心)里,50名学习达瓦孜技艺的年轻人,正在挥汗如雨的练习。前后移动、盘腿端坐,高风险的技能训练,伴随着失败、成功、再失败。2003年出生的达瓦孜传承人吾守尔古丽,心底始终记着阿迪力说过的一句话,每一次失败都更接近成功。
【同期】新疆英吉沙县达瓦孜非遗传承中心学员 吾守尔古丽
我记得有一次演出的时候,台下的观众特别多,我一紧张就从上面摔下来了,我特别懊恼,有好几次我就想放弃,不想学了。
【解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5岁那一年,吾守尔古丽在电视上看到阿迪力的表演,梦想着有一天也能站在空中。10岁,梦想照进现实。日复一日的练习、挑战更难的动作,一刻也不能停下来,19岁的姑娘吾守尔古丽学艺9年成为中心的台柱子。
【同期】新疆英吉沙县达瓦孜非遗传承中心学员 吾守尔古丽
开始训练的时候很枯燥 ,每天重复练习。晚上睡觉前我就想,阿迪力爸爸也是一步步训练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我坚持下来了。
【解说】达瓦孜,维吾尔语中意为“高空走索”,它是维吾尔族数千年的一种民间技艺。2011年4月,英吉沙县达瓦孜艺术中心成立,创始人是“高空王子”之称的阿迪力·吾守尔。2013年4月,英吉沙县达瓦孜艺术中心开始招收学员。
【同期】新疆英吉沙县达瓦孜非遗传承中心学员 吾守尔古丽
今天在舞台上,面对舞台和观众,我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小孩子了。我再没有了从前的害羞与紧张。我希望今后,继续传承新疆达瓦孜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新疆。
【解说】生活在“中国达瓦孜之乡”新一代年轻人,在传承千年技艺的同时,执着、探寻、守望在钢丝绳上,追逐着属于自己的梦想。
杨韬 新疆英吉沙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