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人民剧场全面启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项目

新疆人民剧场全面启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项目

2025-03-28 19:56:22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3月28日电 (记者 闫文陆)记者28日从新疆人民剧场多业态文旅融合发布会上获悉,该剧场着眼文旅产业集群建设,全面启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项目,通过演艺+旅游+研学,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事业及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广大游客和市民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助力新疆文旅融合发展迈向新台阶。

  新疆人民剧场于1957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乌鲁木齐的地标建筑,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国二十世纪红色建筑经典项目、自治区研学旅游基地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点)六块“金字招牌”,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新疆重要的文化和旅游阵地。

  新疆人民剧场党支部书记、主任田康说,为促进新型文旅业态全方位发展,完善公共文化场馆旅游功能。剧场结合自身优势,配合city路线规划,将大美新疆特色元素与空间布景相结合,将一体多元的文化与图书运营服务相结合。持续打造带有新疆特色的古兰丹姆电影非遗工坊和帅驼书局阅读新空间,以“新疆相关”优秀出版物为主体内容,结合新疆人民剧场独特建筑风格及内部装饰陈设,树立特色旅游打卡IP,全面展现剧场内涵价值。

  据介绍,新疆人民剧场将开展的一系列文化项目,包括公益活动、丝路大讲堂以及红色影片展映。5月至10月,每周末举办一场 “南门百姓大舞台” 活动。同时,计划每季度开展一次 “丝路文艺大讲堂”,邀请文史学者、非遗传承人,开设 “新疆红色记忆”“丝路艺术赏析” 等专题课程。采用沉浸式、互动式教学手法,引导青少年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电影板块,人民剧院精心挑选了100余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的红色电影,如《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地道战》《雷锋》等。预计全年放映 1000 余场次,并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红色电影点播服务。

  在剧目引进上,人民剧院聚焦于“小而精”的优质剧目,精准定位年轻观众群体的审美偏好,大力引进沉浸式戏剧、素描喜剧、单口喜剧、即兴喜剧等新兴戏剧形式。演出布局方面,计划全年完成 300 场高质量演出。在合作与资源整合层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与绵阳市艺术剧院、西安儿童艺术剧院等国有院团及民营企业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加强与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深度挖掘新疆本地文化资源,培养本土艺术人才,推动文化产业与教育事业的有机融合。

  今年,人民剧院还将推出“两季两周一剧社”五大品牌活动。分别为“七秩华章・同心筑梦” ——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化艺术展演季, “天山秦韵·盛世和鸣”——2025年新疆-陕西文化艺术展演季,首届新疆人民剧场儿童艺术周,首届新疆人民剧场戏剧周。其中,剧社是指南门剧社,该剧社将汇聚一批优秀的导演、演员等创作人才,致力于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原创剧目。

  在研学及旅游演艺板块项目方面, 人民剧场将与中青旅合力打造乌鲁木齐红色研学经典线路。配合《新疆人民剧场建筑艺术展》《赓续红色基因 共促文旅繁荣——新疆文艺发展七十年掠影》图片展,组建由教育专家、党史学者、文艺工作者等人员组成的课程研发团队。设计以“从文艺的角度看新疆发展的70年”为主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目的的“红色文艺研学零公里”项目课程。中青旅新疆公司总经理梁畅红称,针对学校、企业、社区和银发群体的不同需求,通过丰富多样的研学体验,让学员更好理解红色文化内涵。

  人民剧场还全力推进《你好,阿凡提》大型音乐杂技剧在团结剧场驻场演出项目。

  据介绍,人民剧场借助微信、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社交平台,以剧场建筑风貌、文化活动、历史底蕴为着手点,进一步强化“新疆人民剧场”品牌辨识度和认同感,提升“红色经典建筑”知名度,吸引疆内外游客和观众打卡。

  过去的一年,人民剧场的演艺、电影、主题活动、小剧场以及新业态五大业务板块均取得了一定成效。演艺板块丰富多彩,开展演出227场,涵盖多种艺术形式,接待各族观众达9万余人次,实现了周周有演出,月月上新剧的目标,突破了历史记录;电影板块成绩斐然,共放映电影2万余场,接待20万人次观影。

【编辑:袁晶】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