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山坡中心村的蝶变

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山坡中心村的蝶变

2024-05-27 13:03:51 来源: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旅游旺季,往来山坡中心村的旅游大巴络绎不绝。 □李佳俊摄

旅游旺季,往来山坡中心村的旅游大巴络绎不绝。 □李佳俊摄

  通讯员 刚立强 马超

  从一个收入靠后的村庄,到“一年一个样,越变越漂亮”的新家园;从“守着三亩薄田”的困境,到“发展旅游”的新出路……是什么力量让阜康市城关镇山坡中心村从不堪回首的“曾经”,蜕变成村民连连点赞的“如今”?群众的评价是最好答案:“我们有一个了不起的党组织!”

  党组织发挥引领力

  为保护天山天池生态,2005年,阜康市启动三工河谷综合整治工程,给位于河谷口的山坡中心村带来了发展机遇。破旧的土坯房全部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小二楼和高标准农家院。短短两年,村民全部搬进了新居。

  这时,天山天池门票处下迁到距山坡中心村约一公里的台地上。为了给景区建设预留空间,征用山坡中心村耕地1600多亩,村里只剩下了680亩地,人均只有9分地。村民自嘲道:“除了种金子,种啥都养活不住人。就靠9分地,怎么奔小康?”

  西临天山天池旅游公路,南依新建的门票处,每年100多万游客从此进出。背靠这棵大树,山坡中心村如何破局?

  欲兴村,先兴民。村党支部(山坡中心村现为党总支)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党支部思进求变的决心。此时,阜康市出台乡村旅游规划,并制定了一系列奖补政策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为经营度假村的村民每户补助5000元作为奖励。

  越是难走的路,党员越要走在群众前面。时任村委会主任的褚彦斌开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给群众领头打样。

  回忆起这次的“出风头”,褚彦斌说:“谁都怕赔钱,可总得有人带头。我以前在天池上开过餐厅,老百姓说你当干部的都不敢干,我们就更不敢干了。”

  2010年,褚彦斌的圣水鱼庄一炮走红,第二年还领到了阜康市旅游局颁发的5000元星级农家乐奖补资金。“头一年挣了4万多元,我给别人说挣了七八万,老婆骂我吹牛。我说,这牛得吹,不然没人跟着干。”褚彦斌乐呵呵地说。

  第二年,村里开起了4家农家乐,随后,农家乐越开越多。村党支部因势利导,推行“村党支部+合作社+旅游”模式,出台了农家乐动态管理制度、十星级农家乐奖励办法,设立了旅游技能培训服务中心,让旅游经营户走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性发展道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5月的山坡中心村桃红柳绿,春意盎然,旅游大巴往来穿梭,各地游客络绎不绝,旅游的热潮就像春天萌发的生机,势不可挡。

  “2023年,咱们村接待了65万名游客,今年估计游客更多。我们早早就组织了各类技能培训,研发了新的菜品,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看着一拨拨游客,现任村党总支书记付海涛高兴地说。

  作为阜康市城关镇山坡中心村的“领路人”,8年前,付海涛还是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阜康发电厂动力车间的班长,一个妥妥的蓝领。

  响应环境保护的号召,2016年众和股份有限公司阜康发电厂面临关停,此时付海涛已在那里工作了15年。作为技术骨干,公司领导要调他到甘泉堡工业园众和电厂工作,并承诺涨工资。

  但付海涛辜负了领导的厚望,他选择了回村。这一决定让很多人想不通,父母为此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搭理他。“35岁了还没有成家,回农村更不好找媳妇儿,愁死人了。”当时,付海涛的母亲俞凤琴一提起儿子就摇头。

  “就想着回来给村里办点事,毕竟生在这儿长在这儿。”付海涛有着自己的打算。

  2016年9月18日,35岁的付海涛当选山坡中心村村委会主任(现任村党总支书记)。从此,这个年轻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脚下的这片热土紧密相连。

  山坡中心村的南面、西面都是山,村里的耕地石头多、坡度大,村庄因此得名。全村人均三亩四分地,家家种麦子、玉米、油葵这老三样,种地靠贷款,一年到头老百姓基本上落不上啥钱。

  在村里开农家乐的安波回忆说:“上完高中我就出去打工了,当时给我爸妈说,我再也不回这个村了。”那时候,像安波一样,村里的年轻人都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8年前的山坡中心村,漂亮的房子外面,各种乱堆乱放的杂物、垃圾,随意搭建的毡房、遮凉棚,让人看不过眼。

  村“两委”的“第一把火”从整治村容村貌烧起,村干部、党员带头,先弄干净自家房前屋后,再帮着村民拆除违建,清运垃圾。有一天,付海涛骑着一辆小三轮帮村民魏玉兰倒垃圾时,被一辆轿车撞翻在地。

  “三轮车翻掉了,胳膊上腿上皮都擦掉了,血呼巴拉的,付海涛还在说没事没事,让大家抓紧时间干活。”回想当时的场景,村民史万智仍有些后怕。

  历时38天,全村100多处违建全部顺利拆除,2017年,山坡中心村成了阜康市响当当的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村,各种项目、资金开始向这座小山村倾斜,山坡中心村越变越美,成了昌吉州数一数二的美丽乡村。

  “这一年,山坡中心村落地了11个项目,总投资3600多万元。所有房子外立面都重新改造,房顶全部重修,还建了停车场、游园、旅游厕所。”说起成绩,付海涛一脸自豪。

  山坡中心村越来越有范儿

  此后,阜康市不断加大对山坡中心村的扶持力度,从基础设施提升到文化氛围打造,从旅游接待培训到饭菜烹饪指导,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微处用力。

  在天南地北的游客面前,山坡中心村变得越来越有范儿,村民变得越来越从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重新回到村里,一解乡愁的同时圆了自己的创业梦。群众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从内心深处持续激发勤劳致富的动力。

  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的安波开过商店、美容院,都没挣到多少钱。看到村里农家乐挣钱,悄悄回来开农家乐,并取名为“欢喜农家乐”,从此一家人欢欢喜喜在一起创业挣钱。

  在乌鲁木齐开了十多年餐厅的魏冬回村投资100多万元开农家乐,生意一直很稳定,他坦言“比在外面挣得多,心里还踏实”。

  2020年,山坡中心村捧回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金字招牌。这时,村里的农家乐已经发展到40多家。人声鼎沸的背后是服务的同质化,为了避免过度内卷,村党支部把目光投向了民宿。

  一张床位补贴500元,一个卫生间补贴3000元。尽管阜康市鼓励民宿业发展的政策很优惠,村民仍心存疑虑,没有人敢吃“第一口螃蟹”。“游客一般都是回乌鲁木齐市或者在阜康市住,谁会跑到村里住。”村民李万春的想法代表了不少人的疑虑。

  良西小院民宿老板邵冰倩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在网上推介自家的民宿,效果让她很满意。“全部是网上订房,旅游旺季的时候我家房子得提前三四天预定,刷刷手机就把钱挣上了。”

  让村民端牢“旅游饭碗”

  旅游业开启了山坡中心村的好日子,如何让村民持续健康端牢“旅游饭碗”,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旅游、养殖等6家合作社,修订了村规民约,全村55名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他们亮明身份,扑下身子为群众服务,党组织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如今的山坡中心村,党员已由2017年的42名发展到55名。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亿元。当年说“再也不回山坡中心村”的安波,如今已是村里的预备党员,和她合伙开农家乐的弟弟、弟媳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现在已经加入党组织的安波说:“回村这些年,我看到了村里的党员真正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看到了党总支为老百姓想方设法谋发展,是身边的共产党员感染了我,教育了我,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山坡中心村建设得更富裕更漂亮。”

  在山坡中心村蝶变的脚步中,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这面旗帜就是鲜红的党旗。党旗招展处,山坡中心村把田园牧歌唱成了致富乐章,在天地间徐徐铺开一幅绘满幸福甜蜜的乡村新画卷。

【编辑:孙亭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