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喀什地区:丰盈“菜篮子” 扮靓“果盘子” 富庶“钱袋子”

喀什地区:丰盈“菜篮子” 扮靓“果盘子” 富庶“钱袋子”

2025-01-20 15:10:49 来源:喀什日报

  丰盈“菜篮子” 扮靓“果盘子” 富庶“钱袋子”

  ——喀什地区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见闻

  文\图 本报记者 潘彦云 通讯员 合米提江·吐尔洪 刘秦

  从白菜、土豆、胡萝卜冬菜“老三样”,到四季果蔬飘香……近年来,喀什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助力、产业化运营使冬春蔬菜自给率大大提高,喀什标签绿色有机果蔬走出了一条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1月15日,记者走进麦盖提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芦笋育苗大棚,只见工人们穿梭其间,仔细检查芦笋苗的健康状况。“芦笋作为市场高端菜品,不仅市场空间大,还风险小、效益好,播种一次就可以出笋十余年,除冬季休眠期外均可采摘。”产业园技术员介绍,如今,已育苗70万株。

  借芦笋短暂的“休眠期”,园区工作人员抓紧育苗,3月底至4月初芦笋苗就可“安家”,开始自己的漫长“旅程”。“大约每7天浇水一次,间隔10天喷洒一次杀菌剂,还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工作人员阿依努尔·阿布都说。

  在技术员张景存看来,麦盖提县的土壤质地为沙壤土,为芦笋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态环境。在春、夏、秋三季,满足当地的同时供给全国各地。一到冬季可就是“新宠”了,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客商抢着要。

泽普县金湖杨种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开展菜苗管护工作。刘秦 摄

泽普县金湖杨种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开展菜苗管护工作。刘秦 摄

  芦笋“安家”喀什,不仅是科技的加持,更是喀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诠释,很大程度上结束了以往在冬季喀什就连家常蔬菜辣椒、茄子、西红柿等“东进西来”的历史。

  近年来,麦盖提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引导群众建设日光温室、钢架拱棚,探索多元化特色种植模式,让芦笋、南方果蔬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沐浴冬日暖阳,记者探访了泽普县育苗中心,现代化智能育苗棚内温暖如春,一排排育苗盘里新长出的各种菜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这些菜苗足足有600余万株,主要供给‘春提早’大棚种植所需的蔬菜苗。茄子、辣椒、西红柿、莲花白有8个品种。后续还要接茬培育,满足当地不成问题。”泽普县金湖杨种业有限公司经理阿卜杜艾尼·亚森介绍到。

  培育好一颗菜苗,“菜篮子”才能丰盈。泽普县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员表示,在集约化育苗的助力下,逐步实现蔬菜种苗的统一供苗、统一品种、标准化生产管理,为全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

  “我种了6座大棚,2座大棚是黄瓜,黄瓜已经采摘销售了。”1月16日 ,泽普县阿克塔木乡阿克塔木村种植户王克义和家人将一筐筐新鲜黄瓜装框运往农贸市场。

  阿克塔木乡用心做好设施农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建立现代化的蔬菜温室大棚,黄瓜、芹菜、豇豆等蔬菜实现四季自给,品种和品质上也有了质的提升。

  “上个周末,我和朋友们一起来体验摘草莓的乐趣,尝一口新鲜草莓的香甜,让我感觉一整年甜甜蜜蜜的。”游客热依拉·买买提明开心地说。

  1月16日,伽师县铁日木乡仓村的草莓大棚里传来阵阵欢笑声,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宛如点缀在大地上的红玛瑙照亮了乡亲们的笑脸,也拉开了新春的“莓”好时光序幕。

  仓村采用先进的种植模式,为草莓生长提供了稳定而适宜的环境,生产的草莓色泽亮丽、香气浓郁、口感极佳、果大肉厚、供不应求。

英吉沙县城关乡喀什艾日克村种植户阿卜杜热西提忙着采收、分装芹菜。尹佳徽 摄

英吉沙县城关乡喀什艾日克村种植户阿卜杜热西提忙着采收、分装芹菜。尹佳徽 摄

  “7座拱棚全是草莓,可以采摘到3月中旬。”伽师县森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草莓管理组长热西代姆·萨伍提说,不要看拱棚小,里面可种了近8个品种的草莓,说话间,热西代姆把一颗硕大的草莓递到了记者面前。

  说起草莓,一度是喀什人冬季果盘子里的“奢侈品”,如今,冬季摘草莓、吃草莓成了日常,就连火龙果、甘蔗、车厘子等这些喀什冬季市场价格高昂的热带水果也试种成功,并呈现出“燎原”态势。

  数九寒天,室外寒气袭人,但英吉沙县城关乡温室大棚却春意融融,反季节蔬菜抢“鲜”上市,为种植户带来可观收入。

  1月17日午后,记者走进城关乡喀什艾日克村种植户阿卜杜热西提·麦麦提的大棚,大片清新翠绿的芹菜映入眼帘,一家人正忙着采摘、打包、装运,一派繁忙。

  “这5座大棚种植了西红柿、芹菜、豇豆。你们看这芹菜的长势多好,一次能采摘500公斤呢,顾客早预定好了。”阿卜杜热西提拍拍了妻子的肩膀说,批发价3元左右,仅芹菜收入2万元,你就坐等收钱吧。

  阿卜杜热西提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有多年的温室大棚种植经验,每年他都能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反季节蔬菜,提升种植效益。可以说稳种稳赚,像他这样靠种植大棚蔬菜过上品质生活的菜农不胜枚举。

  喀什地区在城市近郊发展设施农业,保障果蔬市场供给的同时,持续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引进打造设施蔬菜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联农带农纽带作用,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有效聚集串联,带动设施蔬菜由生产供给向保鲜配送、加工储藏等方面转型升级。

  踏着新春的节点,行走在喀什大地,成片的设施农业大棚蔚为壮观,棚内四季常绿,瓜菜飘香。丰富的光热条件、广袤的戈壁沙漠,为喀什发展设施农业带来天时、地利的优势,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菜篮子”“果盘子”,成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编辑:孙亭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