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文明的坐标丨古DNA研究揭开“最古老奶酪”之谜 新疆小河墓地还有这些发现

文明的坐标丨古DNA研究揭开“最古老奶酪”之谜 新疆小河墓地还有这些发现

2024-10-13 14:44: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曾自制过酸奶的人对“开菲尔菌种”并不陌生,该菌种还可以用来发酵豆浆、奶酪等。而这种制作乳制品的方法,早在4000年前,就已经被生活在新疆楼兰小河墓地的古人掌握了。2003年,新疆小河墓地出土了一具约4000年前保存相当完整的女干尸,她因混血的美貌征服了考古学家,被称为“小河公主”。考古学家在其身上发现了一些淡黄色块状物,后来被证明是开菲尔奶酪,其来源自开菲尔酸奶,由开菲尔粒在奶中发酵而成。最近,中国科学家开发古DNA技术对这些 “最古老奶酪”进行系统性古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厘清新疆塔里木盆地古人群的生活方式、技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以及在进化时间尺度上开菲尔乳酸菌与人群协同演化、互利共生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曾自制过酸奶的人对“开菲尔菌种”并不陌生,该菌种还可以用来发酵豆浆、奶酪等。而这种制作乳制品的方法,早在4000年前,就已经被生活在新疆楼兰小河墓地的古人掌握了。2003年,新疆小河墓地出土了一具约4000年前保存相当完整的女干尸,她因混血的美貌征服了考古学家,被称为“小河公主”。考古学家在其身上发现了一些淡黄色块状物,后来被证明是开菲尔奶酪,其来源自开菲尔酸奶,由开菲尔粒在奶中发酵而成。最近,中国科学家开发古DNA技术对这些 “最古老奶酪”进行系统性古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厘清新疆塔里木盆地古人群的生活方式、技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以及在进化时间尺度上开菲尔乳酸菌与人群协同演化、互利共生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
图为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编号为M25的青铜时代奶酪样本。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益民 供图图为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编号为M25的青铜时代奶酪样本。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益民 供图
图为付巧妹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古DNA超净室中对奶酪样本进行实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供图图为付巧妹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古DNA超净室中对奶酪样本进行实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供图
距今4000年左右,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出现了新疆南部最早的考古文化——小河文化。以阿敦乔鲁、小河墓地等为代表包括天山南北一系列考古发现表明,在新疆沿天山一线自东向西分布着各具特色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它们既有自身鲜明特点,又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联系。图为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小河墓地出土夏商时期的珍贵文物,木雕人面像。 图/CNSphoto 孙继虎 摄距今4000年左右,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出现了新疆南部最早的考古文化——小河文化。以阿敦乔鲁、小河墓地等为代表包括天山南北一系列考古发现表明,在新疆沿天山一线自东向西分布着各具特色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它们既有自身鲜明特点,又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联系。图为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小河墓地出土夏商时期的珍贵文物,木雕人面像。 图/CNSphoto 孙继虎 摄
图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新疆若羌县小河墓地出土,毡帽。 图/视觉中国图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新疆若羌县小河墓地出土,毡帽。 图/视觉中国
图为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小河墓地出土夏商时期的珍贵文物,翎箭。 图/视觉中国图为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小河墓地出土夏商时期的珍贵文物,翎箭。 图/视觉中国
图为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小河墓地出土夏商时期的珍贵文物,毛织斗篷。 图/视觉中国图为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小河墓地出土夏商时期的珍贵文物,毛织斗篷。 图/视觉中国
图为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小河墓地出土夏商时期的珍贵文物,玉饰品。 图/视觉中国图为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小河墓地出土夏商时期的珍贵文物,玉饰品。 图/视觉中国
图为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小河墓地出土夏商时期的珍贵文物,锥形木枝。 图/视觉中国图为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小河墓地出土夏商时期的珍贵文物,锥形木枝。 图/视觉中国
图为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小河墓地出土夏商时期的珍贵文物,木祖。 图/视觉中国图为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小河墓地出土夏商时期的珍贵文物,木祖。 图/视觉中国
【编辑:胡嘉琛】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