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新疆昌吉州148万亩冬小麦全面返青 化控工作已陆续开始

新疆昌吉州148万亩冬小麦全面返青 化控工作已陆续开始

2025-04-11 17:17:21 来源: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眼下,随着气温回升,新疆昌吉州148万亩冬小麦全面返青,长势良好,化控工作已陆续开始,全州预计出动植保无人机1300架台,为小麦稳产打下基础。

  当前正值小麦返青季节,不仅是小麦拔节的关键期,也是小麦化控和水肥管理的关键时期。昌吉州抢抓时机,全力以赴开展小麦化控作业,护航夏粮丰产丰收。4月9日,在昌吉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族乡大泉湖村种粮大户勉象奋的冬小麦地里,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化控作业,满载农药的植保无人机按照预设路线在田里来回穿梭作业,雾状叶面肥随着气流均匀喷在绿油油的麦田中。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族乡大泉湖村种粮大户勉象奋高兴地说:“我种了7100亩冬麦,目前小麦苗情看起来长势很好。我们现在用无人机追肥,喷洒的是叶面肥和矮壮素,相比传统人工作业方式,植保无人机喷洒均匀,有效避免了漏喷和重喷,防治效果更好,对我们农民来说省时省力,节本增效。后期管理好的话,今年小麦增产不成问题。”

  参与作业的无人机单次可以载药70公斤,可以实现卫星定位精准行进,一天可以完成1500亩地的化控作业。植保无人机操作员马东介绍:“这架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可以按照设计好的线路喷施肥料,还能实时生成苗情监测图,为农业精细化管理提供帮助。”

  作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奇台县持续推动农机、农技融合创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为当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这两天,在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种粮大户冯汝刚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开展施肥灌溉作业。他在去年试验的基础上,继续采取缩行种植技术。此项技术通过将传统4.2米播幅7行播种调整为6行,行距扩大至33厘米,使种子分布更均匀,减少一根滴灌带,优化通风透光条件,促进麦苗均衡发育,还能加强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养分吸收能力,提高麦粒含量和品质,降低单位面积的灌溉量和化肥用量,亩均节约种植成本10%左右。冯汝刚说:“采用这样的播种新技术,能给小麦一个良好的生长的基础,我们亩成本降低了,小麦的产量增加了,我们收入增多了,我们对小麦种植的信心更高了。”奇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燕表示:“随着气温回升,冬小麦生长加速,正是抓好小麦化控的最佳时间。为避免小麦因为旺长而倒伏,我们指导种植户合理化控,同时结合水肥一体化,科学灌溉施肥,紧接着小麦 化学除草和‘一喷三防’工作将有序开展,助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作为农业大州,近年来,昌吉州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智能农机装备和北斗导航精准作业技术,积极引进优质高产小麦品种,让农户实现科学田间管理,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也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今年,昌吉州148万亩冬小麦长势良好,为实现今年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目标任务,昌吉州在小麦田管方面提前动手,针对不同生育阶段,制定并落实各阶段关键技术措施,为小麦稳产打下基础。 昌吉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贾文明说:“在小麦苗期管理中,我们将化学调控技术作为防倒伏实现高产的关键措施及早落实,从4月3日开始全面开展此项工作,目前第一次化学调控面积己达55万亩,占冬小麦总面积的37%以上。预计4月12日前,第一次化学调控工作全面结束。同时为促苗早发,第一次水肥也陆续开始滴施,比往年提前半个月左右。”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张童桐 华丽 刘昊清 安涛报道

【编辑:孙亭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