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乡匠心·时光沉淀的若羌红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罗布泊与阿尔金山之间的若羌县,正以23.38万亩枣园为“纸”,三代枣农的汗水为“墨”,书写着“中国红枣之乡”的辉煌篇章。
2000年起,若羌迈出了惊艳蜕变的第一步,发展起红枣产业,逐步构建起集红枣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建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年均3103小时日照、近20摄氏度的昼夜温差,辅以昆仑雪水与地下清泉的滋养,孕育出果形饱满、皮薄核小、肉质紧实的若羌红枣。
2017年启动实施若羌红枣“提质增效”战略,通过疏密改造、整形修剪、增施有机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结合电动园艺工具、无人机、红枣捡拾机等科技赋能。
若羌红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成功创建1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红枣标准化生产基地,“若羌红枣”先后荣获“中国红枣之乡”“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23年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等,以46.11亿元的品牌价值居2023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25位,以876.31分位居声誉榜第六名。
目前,若羌已引进和培育红枣加工企业14家,研发枣酒、枣醋、枣饮料、干制品、冻干品等加工产品,有效提升了若羌红枣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形成“田间到舌尖”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全县红枣总产量达12.62万吨(折合干枣8.21万吨),总产值达51.21亿元,红枣收入占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20多年来,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拼。从生态屏障到产业引擎,从商品消费到品牌引领,若羌红枣以品质立身、以创新突围,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共赢之路。
红枣产业,正如那饱满的枣色,红红火火,生机无限。诚邀您莅临若羌,深入田间地头,亲品若羌红枣的极致香甜,畅游“丝路楼兰·秘境若羌”的独特风情,共谋这片热土广阔的投资前景与发展潜力!(若羌县融媒体中心 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