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雷锋故里 悟治理良方
八月长沙暑气浓,
东湖社区敬意融。
雷锋故里精神在,
党建为魂引航程。
共驻共建联单位,
校社燃气力相融。
自治议事聚民意,
楼栋连心暖意生。
五绘民生描愿景,
雷锋号里护童行。
三平方里疆域阔,
七盘楼宇展新容。
资源整合破难题,
文化铸魂聚力雄。
精准服务解民忧,
和美家园梦渐成。
借鉴经验谋奋进,
火洲社工谱新功。
八月的长沙,暑气裹挟着闷热弥漫街巷,可当我们走进望城区高塘岭街道东湖路社区,心头的燥热却被一份厚重的敬仰悄悄抚平——望城是雷锋的家乡。脚步落处,仿佛能与“雷锋精神”的印记相遇,那份跨越时光的感召力,让每一次驻足都多了份特殊的意义。
在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东湖路社区不仅承载着“雷锋”的厚重荣光,更以一套以党建为魂、共建为脉、服务为心的治理模式,将榜样精神融入基层肌理,交出了一份可感可学的民生答卷。
党建引领,是这片土地上不变的“定盘星”。社区始终把党组织摆在治理最前沿,让党建成为贯穿各项工作的“主心骨”——从明确治理方向到聚焦居民需求,每一项决策都锚定民生根本;更主动伸出“共建之手”,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斑马湖小学、长沙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携手,打破资源壁垒,让“社区+单位”的协同力量,化解了单个主体治理的局限,凝聚起多元参与的合力。
自治活力与品牌温度,是社区治理的“双引擎”。在这里,居民从不只是治理的“旁观者”:居民议事会里,大家围坐一堂共商小区琐事;楼栋长穿梭在楼宇间,架起社区与住户的“连心桥”,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见、被重视,归属感在参与中悄然生长。而“五绘”民生项目的落地、“雷锋号”青少年关爱家园的守护,更让治理有了具象的温暖——前者勾勒出民生福祉的图景,后者为成长保驾护航,让雷锋精神在具体的服务中代代相传。
资源整合的智慧,让社区在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破解了7个楼盘、227万平方米建筑规模下的治理难题。社区善于“拧成一股绳”:统筹党组织力量开展联合活动,让党建阵地成为共享的红色空间;借力学校的教育资源、燃气公司的便民服务,为居民搭建起多维度的生活服务网;更深挖“雷锋家乡”的文化底蕴,通过主题活动让精神认同转化为共建的动力,让社区氛围满是归属感。
最终,所有努力都落脚于“精准服务”的初心。面对规划中近5万居民的期待,社区不搞“一刀切”:针对不同楼盘的管理难点,因地制宜找对策;围绕居民的急难愁盼,细化服务内容——或许是一次及时的便民维修,或许是一场贴合需求的文化活动,每一份细致都在提升着居民的幸福感,让“宜居宜业和美社区”的愿景,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慢慢照进现实。
此行的所见所悟,早已化为前行的方向。接下来,大家将带着从东湖路社区学到的经验做法,继续把我们社区的党建引领“核心力”攥得更紧,让企事业单位共驻共建的“联动力”跑得更顺,把党建、服务、文化资源拧成一股劲。用更精准的办法破解治理中的“挠头事”,用更暖心的服务回应居民的“心中盼”,努力擦亮吐鲁番市基层治理的亮色,为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社区添上更坚实的一笔。(胡宗仁 张祖成 刘慧娟 马媛媛 郭理 肉克亚•力提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