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张云清:石油钻井队中的一面旗帜

张云清:石油钻井队中的一面旗帜

2023-06-22 19:37:29 来源:中新网新疆

  张云清:石油钻井队中的一面旗帜

  口述:吴淑华 整理:熊晓丽 编审:申广志

  顾问:王新明、郭仲军、王连芳、杨建堂、

  尹文忠、蒲光勇、刘宝宏、丁仲贻

  张云清,男,汉族,1925年5月出生于陕西乾县。1948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亲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整建制改编为中国石油工程第一师。先后参加了玉门油矿、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长庆油田建设。1959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荣誉;1960年获自治区先进生产者荣誉。他所带领的钻井队被石油工业部命名为“石油钻井队中的一面旗帜”。

  1952年8月1日,似火的骄阳烘烤着陕南汉中北校场,一个庄严的声音向列队整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全体官兵宣读中央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这道命令不是派遣这支英雄的部队再次开赴炮火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国找油”的新沙场。张云清就是这7741名指战员中的一员,那时候的他,英姿飒爽,精神焕发,带着军人的刚毅果敢,带领警卫排放下枪杆子,扶起刹把子,从此转战在钻井战线上。

  1956年5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题为《克拉玛依地区是个很有希望的大油田》的社论。文章如同夏日雷霆,让四面八方的石油人精神大振。1956年8月,翘首以盼的张云清接到命令,带着全队42名队员,乘坐两辆卡车离开玉门,踏上了支援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征程。

  苦干加巧干,钻井进尺“月上千,年上万”

  1958年3月,克拉玛依的春天还没到来,可是在张云清的心里却像揣了一团燃烧的火一样,他迫不及待地在矿区召开的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上立下了“月上千,年上万,坚决赶过玉门关”的誓言。那个时候的钻井队还从来没有月进尺上过千的,作为队长的张云清说干就干,回到井队就立即进行了动员,组织各个钻井班开展“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他们吃住在井场,挖潜力找窍门,分秒必争,喊出了“苦干加巧干,月不上千心不甘”的口号。在大家共同的努力和技术作业大队的支持下,到了26日,就以110%的速度提前7天完成了月进尺计划。截至31日清晨5时,他们所承钻的1090号井以1277米的月进尺安全完钻。不仅实现了“月上千”,而且刷新了由玉门钻井队创造的月进尺1183米的全国纪录。

  4月3日,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在关于对“全局第二季度工作要求”中号召全局职工像张云清井队那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有些钻井队提出“学张云清井队,赶张云清井队”。有些原来认为“月上千”是不可能的同志改变了看法,但仍有一些思想保守严重的人认为,张云清井队3月份之所以能“月上千”,是他们的条件好、机会好、地层好,否则不可能做到。还有人断言“3月份他们吃了肉,4月份得啃骨头了”。

  面对赞扬和怀疑,张云清深感压力。而4月份按照工作进度,他们井队将要固井4次,搬家1次,这一算下来,只有不到20天的钻井时间,进尺要上千,确实有困难。但是,这个月必须上千!张云清暗自下定决心。

  张云清建议井队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会议,针对“月上千”进行了认真讨论。同时还请班长、生产骨干建言献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提出“四月苦战三十天,上千迎接红五月”的战斗口号,会后全队立即行动起来。队上人手少,工作量大,党支部就提出“革命加拼命,一人要顶三人干”的动员令。队干部以身作则分别下到各班,同钻工一起搞生产。张云清也没闲着,他与技师轮流上钻台,昼夜不离井场,一边指挥生产一边参加劳动。他们大胆地采用“重压、大泵量、适当钻速”的钻井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月中旬,钻井一大队在张云清钻井队召开了现场会,会后大家一致认为,张云清钻井队工作秩序好,忙而不乱;现场整洁,各种工具、钻具摆放井然,而且都安置在合适的位置,连装机油的大桶都用帆布和木板盖得严严实实,一点沙土都刮不进去。

  参加现场会的人请张云清介绍经验。他说:“我们队能够安全快速钻井,主要是能根据不同的地层,使用不同的钻头;又根据不同的地层和钻头,采取不同的钻压、钻速和泥浆。”

  有人问:“如何保证安全快速钻井呢?”

  张云清回答道:“一是全队职工人人重视,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人人动脑筋想办法,保安全,争速度,千方百计把生产搞上去;二是全队职工重视机械动力的维护保养。各个班都有明确分工,发现一点小毛病,立刻检修,绝不推到下一班。”

  这次现场会不但教育、启发了参会的各个钻井队,也促进和激励了张云清钻井队。4月23日,张云清钻井队传来捷报:提前7天钻井1008米,再次登上“千米台阶”。他们用心血和汗水,实现了自己的誓言,也开创了克拉玛依油田“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的新局面。

  5月份,全局有12个钻井队月进尺过千。

  6月份,全局月进尺过千的钻井队发展到21个。

  7月份,达到27个;8月份,达到44个;9月份增加到52个。此后,“月上千”成为普遍进尺水平。

  9月,张云清钻井队钻井进尺4310米 ,石油工业部发来贺电,热烈祝贺他们实现“月上千,年上万”的奋斗目标,称他们是“石油钻井队中的一面红旗”。9月13日,被石油工业部命名“钢铁钻井队。”

  打擂比武,钻井标杆插天山

  1958年10月6日,石油工业部克拉玛依现场会在友谊馆隆重开幕。来自全国的石油厂矿代表1000多人参加了大会,为促进我国石油工业的腾飞,各路英雄汇聚一堂,传经送宝,交流经验,打擂比武,历时18天。

  前来张云清井队参观的代表络绎不绝,其中有张云清的老战友,当时还在玉门油田的王进喜和郭寿发。老友相见分外亲热,从泥浆谈到下钻,从搬家谈到钻杆套管,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10月13日,现场会进入大会发言、经验交流阶段。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张文彬首先在大会上发言,他向与会代表全面介绍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之后,代表全局职工表示,要向各兄弟单位学习,争取把石油标杆牢牢地竖在天山,立志要把新疆建设成为祖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在连续几天的大会发言中,各大石油厂矿的代表相继登台讲经验、表决心,使新疆代表和各族石油职工学到了不少好的经验,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在大会发言中,玉门油矿的王进喜、新疆局的张云清、四川局的聂文海等几个标杆队代表的发言,最令人关注。王进喜提出月进尺破五千,钻井标杆立祁连;张云清提出今年最后三个月,再打进尺一万五,人人贯彻总路线,誓保标杆立天山;聂文海提出学新疆,赶新疆,超新疆,定把标杆插上峨眉山。

  10月23日 ,石油工业部克拉玛依现场会胜利闭幕,余秋里部长做了大会总结报告。第二天,在友谊馆侧面广场上召开了万人比武大会。

  张云清钻井队和王进喜钻井队同台比武打擂,王进喜提出月进尺6000米,张云清就提出月钻进6500米;王进喜提出月进尺7000米,张云清则不甘落后提出月钻进8000米,而王进喜干劲更足提出月钻井进尺9000米。后来双方都把指标提到月上1万米、年钻进10万米后,仍在争上下高低。眼看着“钻井双雄”互不相让,新疆石油管理局总地质师杜博民激动地一把夺过话筒:“月上一万米,标杆一定插天山。”最后,余秋里部长说:“你们两人都不要争了,就向月上万米、年上10万米的目标努力吧!”

  这哥俩儿带的钻井队,就是当年石油战场的“双子星座”,崇拜者无数不说,还带动了一波又一波的竞赛高潮,搅起了中国石油会战的滔天巨浪,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他俩也完成了各自的誓言,将红旗分别插上天山和祁连山上。“天山标杆”成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耀眼的存在。

  在月进尺只有1000米左右的时代,这种打擂台、开展劳动竞赛的方式是最好的动员,确实鼓舞了广大石油职工的斗志。竞赛开始后,采取倒班制,人休钻机不停,极大挖掘了设备的潜力;大家情绪高涨,自愿加班加点,甚至连续工作16个小时不休息,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这样,钻井速度一再刷新、屡创新高。就在这一年,张云清的钻井队年进尺超过2万米,创造全国钻井新纪录。

  1959年国庆节,张云清和王进喜一道,肩并肩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并获得“劳动英雄”奖牌。

  早在1958年,党中央做出石油工业“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1960年2月13日,石油工业部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打算集中石油系统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打歼灭战的办法,来一个声势浩大的大会战。1960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由此拉开声势浩大的大庆石油会战序幕。

  过完春节,已是克拉玛依矿务局钻井处副处长的张云清就与5600多名精兵强将一起支援大庆石油大会战。不久,他将“张云清钻井队”也就是1202钻井队交到了马德仁的手里,1202钻井队后来获得石油部授予的“永不卷刃的尖刀”荣誉称号。而张云清从大庆又转战于陕、甘、宁的千沟万壑,最后担任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指挥,他的一生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编辑:孙亭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