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治理“白色污染”出大招 昌吉州253万亩农田使用加厚地膜

治理“白色污染”出大招 昌吉州253万亩农田使用加厚地膜

2024-04-09 21:48:14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通讯员 移志向)4月8日,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族乡鑫达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茴香种植基地,社员们正在抢墒种植茴香。“去年我们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小面积使用了0.015毫米厚度的加厚地膜,效果很好。今年,合作社计划在4000亩的茴香和南瓜种植基地都使用加厚地膜。”该合作社负责人勉象奋说。

  鑫达农业专业合作社这些年主要种植南瓜、茴香和玉米等农作物。过去使用的都是普通地膜,土地“白色污染”比较严重。

  “去年用了加厚地膜后,在提高地温、降低杂草生长、提升产量等方面的效果非常显著,特别是残膜回收率显著提高,大幅度降低了地膜对土壤的污染。”勉象奋说。

  4月1日,在昌吉市新昌塑地膜厂,工人在生产厚度为0.015毫米的加厚地膜。移志向摄

  在昌吉州,加厚地膜正日益受到农户的青睐。

  今年3月,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棉花种植户刘远鑫,就在当地一家地膜厂订购了5吨厚度为0.015毫米的加厚地膜。“我的棉田以前都使用普通地膜,很不利于残膜回收。去年小面积使用了加厚地膜后,今年我的500亩棉田全部将使用加厚地膜。”刘远鑫说。

  加厚地膜指的是厚度在0.015毫米及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实验证明,相比普通地膜,加厚地膜拉力和韧性更强,残膜机械化回收率更高,且土壤增温、保墒、保苗性更好,作物增产显著。

  据了解,近几年昌吉州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进行合作,针对地膜回收难问题,开展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适宜性评价研究。同时,基于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特性及作物对地膜覆盖功能需求,在加工番茄和甜菜种植中,研究制定了“五性一配套”的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评价和应用技术规范。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绿洲节水与戈壁生态农业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何文清说:“针对农田残膜污染,我们现在主要从减量、替代和回收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使其更有利于回收,减少地膜在土壤里的残留;二是试验推广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三是利用新技术、新机械,回收和处理好残膜,实现残膜资源化循环利用。”

  为有效治理“白色污染”,解决传统地膜回收难、替代成本高的问题,昌吉州根据农作物种类、覆膜耕地面积,实施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奖补推广项目。

  昌吉州农业农村局科教法规科负责人刘卫东介绍,厚度为0.015毫米的地膜,国家每亩地补贴30元,全生物降解地膜国家每亩地补贴60元。通过补贴政策的落实,以及广泛宣传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的优点,提高了农户使用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积极性。去年,昌吉州推广使用加厚地膜80万亩。今年,昌吉州400万亩覆膜作物中,加厚地膜推广使用面积将达到253万亩,全生物降解膜推广使用面积达到5万亩,以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按照昌吉州农田地膜污染治理(2021—2025年)五年行动计划,今年昌吉州将建立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利用全链条管理体系。当季农田地膜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农田地膜残留量实现零增长,残膜资源化利用率达20%以上。

【编辑:孙亭文】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