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分享到:

“兴农撮合· 强州大巡礼”新疆玉米产业融合 发展项目政银企对接活动在伊犁举行

“兴农撮合· 强州大巡礼”新疆玉米产业融合 发展项目政银企对接活动在伊犁举行

2024-06-27 18:09:06 来源:中新网新疆

  中新网新疆新闻6月27日电(马思思)2024年6月21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工商银行新疆分行联合举办的“兴农撮合·强州大巡礼”新疆玉米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政银企对接活动在伊犁成功举办。

image

  国家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司农产品加工处一级调研员杨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狄永江,伊犁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达列力别克·坎加汗,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睿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发表致辞。

  杨俊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是创新金融支持农业方式、提升金融服务农业水平、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大举措。希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继续加强与工商银行的联合和协作,建立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大力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及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狄永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工商银行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根主线,持续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农业企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民增收等重点领域的优质金融服务,工作方式不断创新,涉农贷款总量再创新高,为推进新疆农业衣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区,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自治区农业衣村厅将继续当好银企合作“搭桥人”,及时了解掌握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加强与各金融机构沟通合作,更多地举办线上线下的专项融资对接活动,推动银企合作向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发展,助力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健康发展,为加快推进新疆农业农村现代化再做新贡献。

  达列力别克·坎加汗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是伊犁州金融服务三农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大事、好事。工商银行伊犁分行长期深度参与、全力支持伊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信贷支持总量始终保持国有大行第一位,各项指标位列全额前列,为加快农业强州进程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希望工商银行能够继续发挥金融服务优势,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为组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金融活力。伊犁州人民政府将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工商银行在新疆、在伊犁的发展,支持政银企业合作积极推进、有效互动、深度合作。

  王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撮合对接活动聚焦玉米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意在持续推动新疆区域产业、企业共生发展;增强特色产业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玉米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办法,助力玉米产业发展提档升级。作为建设农业强国“赶考路”上的金融答卷人,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紧紧围绕支持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发展和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银行目标,扎实做好服务下沉和信贷支持工作,全力推动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努力为新疆的区域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工商银行的有力保证。

  活动期间,工商银行伊犁州分行与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伊犁冠通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大型玉米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签署了《金融助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

  活动还邀请到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专家刘强开展新疆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讲解,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张海雷博士介绍创新引领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伊犁冠通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关勇光就天山花海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项目经验进行现场分享,以及工商银行新疆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三级经理吴永捷为与会企业家代表介绍工商银行涉农信贷融资产品。

  本次“兴农撮合·强州大巡礼”新疆玉米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政银企对接活动是工商银行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深入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创新举措,更是工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做深做细普惠金融大文章的实践行动。本次活动促成了14家企业融资合作,获得424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国家农业农村部、工商银行总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兄弟地州农业农村局、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四川省分行、河北省分行、新疆分行的相关负责人及疆内外的优秀企业家代表共计14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

【编辑:张家伟】
《中国新闻》·大美新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术支持:0991-8557237  新闻热线: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